天津市援建四川灾区2万套过渡安置房生产任务提前完成。截至6月9日,已完成过渡安置房生产21371套,提前6天完成第一阶段生产任务,为6月20日提前完成首批援建任务赢得了宝贵时间。
紧急动员,全力推进生产进度。一是抢订供货合同。建设部下达援建任务后,全国各参建省市都面临着板材供应紧张的问题。按照市领导的要求,市建委立即制定材料供应方案,在全市和周边省市范围内筛选供货企业,迅速签订落实订购货合同。经过紧张而艰苦的谈判,截至5月26日,在短短的3天时间内,指挥部已与19家企业签订板房生产合同8万套,从源头上保证了援建进度。二是挖掘生产能力。为保证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高产量,市建委与市经委密切配合,协调彩钢板、聚苯板和塑料异形材生产供应。大无缝、新宇等原材料供应厂家主动提出只收取成本、不计提利润,降低了产品价格,减轻了板房生产企业的成本压力。市建委抽调了76名专业人员深入企业,帮助调整工艺、设备和人员配备,各企业开足马力,昼夜兼程,生产潜力得到全面挖掘。三是开辟第二基地。由于彩钢聚苯板体积大、重量轻,多次搬运极易损坏,为合理配置市场资源,利用天津市彩钢板的生产优势和西安富余的板房加工能力,确定在西安建立生产基地,目前已落实供货合同5000套,截至6月9日已开始投入生产。
争分夺秒,优先安排学校用房。汶川大地震使震区很多中小学房屋遭到了严重破坏,学校全面停课,广大学生和家长都希望能尽快修建学校。四川和甘肃两地政府都紧急请求天津市优先援建中小学。市建委援建四川指挥部和援建甘肃指挥部深入当地学校摸清用房需求状况后,当即组织最优秀的设计单位和生产企业全力投入。
全程监管,切实保证产品质量。一是市建委与质监局、工商部门组成质量监督小组,进驻19家板房生产企业,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24小时监管,不合格产品决不允许出厂。同时,加强了与外地生产企业所在地质监部门的协调,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板房生产。二是结合合同履行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对产品质量不合格、产品配套率差、不能按时履约的企业采取削减合同及取消合同等措施。截至目前,已淘汰8家板房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