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江苏省全力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抢险救灾恢复重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10日   来源:新华日报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江苏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震救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动员全省全力支援地震灾区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飞越关山重重,江苏人民与灾区人民一道,携手并进,众志成城,以抗震救灾的壮举,奏响了伟大时代的壮歌。

    以最快速度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现场

    汶川大地震,强烈的震波传到千里之外的江苏。

    江苏省委、省政府在第一时间向四川省委、省政府发出慰问电,并捐款1000万元。省委书记梁保华、省长罗志军迅速作出批示:全省各地各部门要坚决响应中央号召,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全力支持灾区抗震救灾!

    省委、省政府迅速发出动员令: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要想灾区之所想,急灾区之所急,解灾区之所难,全力支援灾区开展抗震救灾。

    废墟下,生命在呼救,由特警、消防官兵组成的江苏救援队在第一时间赶来了;

    瓦砾中,伤员在流血,由各大医院医护人员组成的江苏医疗队在卫生部派出的省市医疗队中率先到达灾区。

    千里营救,感动中国!灾害发生仅3个小时后,江苏黄埔集团董事长陈光标就调集60台工程车,披星戴月、风雨兼程,连续奔波近50个小时、长驱1800公里,成为全国首支到达地震灾区的民间工程救援队。

    江苏的白衣战士行动迅速。13日清晨5时40分,省卫生厅紧急组织的来自省人民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南医二附院、南京市鼓楼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和苏北人民医院的106人的医疗救援队伍,由省卫生厅副厅长胡晓抒带队,携5吨救援物资和20万毫升血浆,飞赴四川地震灾区。在遭遇没水、没电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短短两天时间即为100多名伤员清创、分流。据不完全统计:从5月13日至25日,我省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医护人员,累计抢救危重伤员、开展重大手术、清创护理、巡回送医送药及开展防病知识宣传等近2万人次。

    根据公安部指令和省政府紧急通知精神,江苏公安机关及时调集508名特勤消防官兵和189名公安特警,分3批赶赴四川地震灾区,全力投入救灾工作。抵达成都后,他们不顾长途跋涉的疲劳和余震的威胁,通过亲人带路、仪器探测、警犬搜救、深夜聆听等一套科学方法全力搜救,争分夺秒,百倍努力,灾后10天内,江苏公安消防救援队就成功救出幸存者39人,协助(联合)救出8人,挖掘遇难者133人,转移受伤群众57人,提供医疗救治服务468人,成为北川灾区抗震救援的主力军之一。

    大爱无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一支支江苏救援队、医疗队在废墟中抢救生命的同时,千里之外,江苏一座座工厂加班加点赶制救灾帐篷,一辆辆卡车星夜兼程向灾区运发救灾物资,一拨拨热心肠的人们捐款捐物……

    灾区上千万人无家可归,紧缺300多万顶帐篷。受灾群众的冷暖安危牵动着中南海,牵动着胡锦涛总书记的心。在由江苏、浙江两省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上,总书记希望两省有关企业开足马力加紧生产,尽全力帮助受灾群众解决燃眉之急。

    “一定坚决出色完成中央下达的生产救灾帐篷和活动板房任务,让党中央放心,让总书记放心!”省委书记梁保华代表全省7600万干部群众向总书记作出了郑重的承诺。

    5月19日下午,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研究紧急向四川灾区调运急需物资和组织抗震救灾物资生产。省委常委会提出,凡是有关抗震救灾的事项,相关部门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尽最大努力、以最快的速度办好。江苏是各种救灾物资生产企业比较集中的省份,要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要求,以及抗震救灾工作的实际需要,组织企业加紧生产,确保需要,出色地完成中央下达的任务。

    5月21日晚,省委书记梁保华召集各市和有关县主要负责同志、部分救灾物资生产企业以及运输部门负责人,重点部署灾区急需物资特别是帐篷、活动板房的生产和调运工作。23日和24日,梁保华接连到扬州考察帐篷生产企业,到吴江检查落实活动板房和帐篷原材料救灾物资的生产调运。

    省长罗志军深入帐篷和活动板房企业了解生产情况,要求把支援灾区抗震救灾作为最紧迫的工作任务,全力以赴地落实好;把帮助灾区重建家园、解决受灾群众临时住所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扎扎实实地完成好。

    为了尽早让灾区同胞有一个遮风避雨的临时居所,江苏动员9个市、10多个省直部门和195家企业参与帐篷会战。生产企业按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要求,急灾区之所急,夜夜灯火通明,开足马力,挖掘潜力,增加生产。工人弟兄不讲条件加班加点,无私奉献。相关县市组成协调小组,重点服务生产企业,省有关部门还向每家工厂派驻联络员,严把质量关。铁路、公路部门科学调度运力。5月23日下午5点多钟,江苏又一批满载着帐篷和活动板房的车队,长途跋涉40多个小时,抵达德阳绵竹市。绵竹市委书记蒋国华动情地说,在我们的父老乡亲最困难、最关键的时候,江苏人民带着情和意来了!截至5月27日,在接到任务后的短短一周内,江苏共向德阳发送帐篷30359顶、活动板房36.9万平方米,如期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成为全国向灾区生产、调运帐篷、活动板房最多的省份。

    数据最能反映江苏人民向灾区同胞捧出的爱心:向灾区派出各类救援人员3697人;截至6月4日下午15时,全省接收捐赠款物超过31.46亿元。截至目前,全省党员缴纳“特殊党费”5.2亿元;为灾区伤员预留2000张病床,至6月3日,全省9个市40余家医院收治灾区伤员1299人;开辟“绿色通道”,接纳灾区孩子异地复读。至6月3日,3146名灾区学生走进江苏课堂。

    高速度高质量帮助灾区恢复重建

    在展开救援的同时,灾区重建也牵动着江苏人的心。

    5月13日晚,江苏省电力公司成立了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向灾区派遣医疗保障人员和应急发电车。五辆发电车的发电总容量有1486千瓦,可以为灾区点亮7万盏25瓦的灯泡。

    由省电力公司设计和施工的绵竹临时安置房配电网建设近日也正式开工,这也是全国第一家在地震灾区过渡安置小区建设的专门配电网,目前1号示范区内2400户的配电建设基本完成。

    灾区重建中,任务最重,最为紧迫的就是建设临时住房,给灾民一个“家”。

    在灾区过渡安置住房设计安装之初,省委书记梁保华明确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实用实惠,确保安全,让灾区人民住得尽可能好一些!”震后第一时间,我省建设厅派出房屋评估专家,省地震局派出灾害评估专家,省交通厅立即成立了交通抗震救灾先遣队赶赴灾区,为灾后重建做好基础性工作。在国家有关部门部署为灾民建设过渡安置住房后仅两天,江苏4家甲级设计院就迅速完成了4组高水准的过渡安置房套型及组合方案设计。20平方米的空间,科学、人性化的设计,体现了江苏人民对灾区人民的细心呵护和关照。央视用平实的话语,评点江苏援建活动板房:活动板房建设组织周密、行动迅速、措施有力,是全国第一个启动大规模建设的省份,江苏提供的活动板房质量好、规格高;规划科学,理念先进,考虑周全,规划除了板房外,还包括幼儿园、活动室、供水点、厨房、绿化地带和厕所……

    5月22日,南京市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钟容、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张澜等4名专家抵达四川,连夜拿出第一块地229亩的规划设计方案。为帮助绵竹市灾后重建,我省几十位建设专家先后奔赴灾区。规划、选址、运输、施工全面铺开,灾区过渡房建设全面入轨,江苏只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大巴赶不上,坐飞机!江苏的建筑工人们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地震灾区。截至6月4日,近900名南通建筑工人奋战在重建的工地上。6月6日这一天,我省在绵竹市又交出了613套完工的活动板房,累计安装完成过渡安置房2741套,还有3092套过渡安置房正在安装中。在绵竹的工地上,5000多名江苏铁军每天都夜以继日,歇人不歇机。

    灾后重建不仅需要爱心和激情,更需要科学和理性。江苏援建的板房生产标准化、运输安装快速化、规划设计多元化、远近衔接科学化、资源利用节约化、方便适用人性化,这“六化”让江苏援建的活动板房成为灾区安置的“样板房”。

    6月25日前,江苏要在灾区“变出”2万套安置房,相当于新建一个人口六七万人的县城。“秦淮路”、“苏爱路”、“川江路”……这是重建中绵竹新城干道的路名。震后重新崛起的绵竹新城,凝结江苏人的深情和汗水。(孙巡 吴剑飞 陈炳山 陆峰)

 
 
 相关链接
· 北京志愿者支援灾区接力计划全面启动
· 新华时评:全民节约支援灾区 "豪华粽子"要不得
· 云南500余辆货车支援灾区 抢运救灾物资3.4万吨
· 翻山越岭支援灾区
· 空军救灾部队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支援灾区震后重建
· 齐心协力—全国交通系统支援灾区恢复重建综述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