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下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同志在国际劳工组织第97届大会全体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发言,阐述对全球化背景下劳动保障领域面临挑战的看法,强调国际劳工组织中政府、工人和雇主三方成员加强交流与合作,关注社会公正与正义,为实现全球化背景下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体面劳动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胡晓义在发言中还介绍了中国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采取的一系列维护和保障劳动者权益的紧急措施,彰显中国政府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
第97届国际劳工大会于5月28日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开幕。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向本届大会提交主旨报告的主题是《体面劳动:未来战略挑战》。来自180多个成员国的部长以及工会和企业界代表与会。胡晓义率由我国内有关政府部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以及包括港澳特区在内组成的中国三方代表团参加了大会及各委员会的工作。
大会将于6月13日结束,最后还将审议通过《国际劳工组织关于促进社会正义和实现公平全球化宣言》,讨论通过关于促进农村就业、推动减贫的结论和决议和关于改善技能开发以提高生产率、促进就业增长和发展的结论和决议等文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第9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的发言
主席先生:
首先祝贺您当选本届大会主席。中国政府认为,国际劳工组织多年来为推动实现体面劳动做出了积极努力,总干事向本届大会提交的《体面劳动:面临的战略挑战》的报告是这一努力的又一体现,报告提出了体面劳动议程面临的众多挑战和本组织今后的工作方向。
主席先生、各位同行:
当我站在这个讲台上发言的时候,我的祖国正处于历史罕见的特大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灾害和痛苦之中。几万人死亡,几十万人受伤,几百万人失去自己的家,上千万人受到灾害影响。但是,中国没有被艰难困苦压倒。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相互支援,正在有力、有序、有效的组织下,进行着抗击灾害、重建家园的英勇顽强的战斗。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我为我伟大的13亿同胞感到骄傲!同时,我也对近一个月来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和人民对处于灾害中的中国人民的关怀、支持和援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你们的同情、慰问和支援让我们深深感到:在巨大的天灾面前,有无数的人与我们在一起,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和鼓舞。
在巨大的灾难中,中国在继续发展前进,中国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也承担起新的责任。当强烈余震还在持续的时候,政府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已经积极行动起来,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和保障劳动者权益的紧急措施:
第一,紧急安排政府资金和社会保障资金,保证灾区受伤民众的医疗救治。
第二,对在抢险救灾中和在工作岗位上因灾伤亡的职工及时进行工伤认定、抚恤和赔付。
第三,对灾区劳动者在外地工作的,进行慰问和安抚,提供通讯渠道帮助他们与家人联系;要求回乡救灾和探寻亲人的,提供交通便利,并尽可能安排带薪休假,而不允许扣减工资和解除劳动关系。
第四,组织国家重点技工院校积极接收灾区技校学生转校继续完成学业,并优先招收灾区孤儿中的初、高中毕业生。
第五,大力开展灾区就业援助。广泛收集适合灾民的就业信息,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将救灾的相关工作纳入公益型岗位范围,通过提供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等,鼓励受灾企业重建中吸收灾民就业;通过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鼓励灾民自主创业。
第六,及时抢救和恢复因灾受损的社会保障数据信息,统筹使用风险调剂基金,保证灾后的养老金等社保待遇的及时足额发放。
第七,组织对口支援,全国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帮助灾区的同类部门重建面向公众的服务窗口,如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保经办系统。
以上这些举措,是中国政府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的体现,我们相信,它的成功实施,也将为体面劳动的实现提供新的范例和经验。
主席先生、各位同行:
灾难终将过去,生活还要继续。中国政府愿意继续加强与国际劳工组织和各成员的交流与合作,分享经验和信息,推动本组织加强能力建设,促进体面劳动由共识变为更加积极的行动,为实现全球化背景下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体面劳动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谢谢主席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