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区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好自治区领导重要批示精神,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做好新一轮强降雨防御工作和抗洪抢险各项工作。
新一轮强降雨已于11日晚开始袭击广西。这次强降雨具有来势猛、局地降雨集中、强度大的特点。据气象部门最新预报:6月12日晚到6月13日,桂林、柳州、贺州、来宾、贵港、梧州、南宁、崇左、玉林、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市大部有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局部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自治区其它地区有中雨,局部有大到暴雨。14日,梧州、贵港、玉林、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市以及南宁市东部大部有中到大雨,局部有暴雨到大暴雨或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受强降雨影响,预计浔江、西江等大江大河将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目前,广西主要江河和水库水位已较高,土壤含水量基本饱和,再遇强降雨容易造成较大洪水,对水库工程的度汛安全威胁极大,极易引发山洪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6月12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自治区主席马飚、副主席陈章良针对新一轮强降雨过程的防御工作分别作出重要批示。为此,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于12日下午4时启动了自治区洪涝灾害应急预案Ⅱ级响应,并发出以下紧急通知:
一、进一步强化防汛责任制的落实。各地党政主要领导要立即上岗到位,对防御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确保防汛抗洪抢险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将各项防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各市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根据当地情况,按相关预案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二、进一步加强预测预报。各级气象、水文部门要密切监视天气和水情的变化,加强监测力量,加密测次,加强会商,尤其是要加强局部性、突发性灾害预测预报,尽可能准确地分析影响的时间、程度和范围,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做好防洪减灾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要通过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滚动播报,并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发布,提醒广大群众注意防范,主动避险避灾。
三、进一步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防御。这次预报强降雨区的桂林、柳州、贺州、来宾、贵港、梧州、南宁、崇左、玉林、北海、钦州、防城港是防御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一是水库、水电站工程,特别是安全存在隐患、已经出险和处于高水位运行状态的中小型水库工程;二是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三是低洼易洪易涝地区和在破旧房屋里居住群众的安全。各地要以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分析、研究本辖区防汛的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超前做好防范工作,切实加强水库、水电站的安全度汛工作,加强局地强降雨引发的山洪灾害和地质灾害的防范,做好强降雨时居住在破旧房屋里和低洼易洪易涝地区群众的安全转移和被洪水围困时的抢险救援工作。
四、进一步强化人员的安全转移。各地要把群众的安全转移放在第一位,立即派出工作组进驻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落实好群众应急转移方案,提前做好群众转移准备工作,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提前把群众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妥善安置,绝不能因为转移工作不落实、不彻底而造成群众伤亡。
五、进一步发挥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的作用。水利部门要做好各类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工作,确保不出问题;国土资源部门要做好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区域安全防护工作,确保不出现人员伤亡;教育部门要特别注意低洼地带、易发地质灾害区域和危房多的学校的安全,遇强降雨要适时停课,保证在校师生的安全,一旦遇到险情,要及时按预案转移;民政部门要做好抗灾救灾准备工作,对转移安置的群众要保证在24小时内解决好吃、住、穿和饮水安全;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要做好抗洪抢险的准备,一旦地方政府提出要求,能充分发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抢险救灾中的生力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