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气象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
通知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各级气象部门要切实落实汛期气象服务责任制,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总结近期抗震救灾和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及服务工作,仔细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对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再检查、再部署,确保“思想认识、技术装备、岗位责任、规章制度”四到位,确保抗震救灾和汛期气象服务万无一失。
二是继续做好地震灾区的抗震救灾气象保障服务。要继续做好为国务院和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气象保障服务,针对性地开展好灾区雷电灾害防御、灾区防暑防疫以及堰塞湖和病险水库除险等气象保障服务。当前,灾区汛期已到,地震灾区各级气象部门要在继续抓好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做好应对防汛抗洪的准备,尤其是领导和业务技术力量上要科学调配。同时,随着《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颁布实施,气象部门要积极主动参与地震灾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参与到地震灾区灾情现场调查、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中,重点做好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为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重大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各级气象台站要加强值班,充分利用各种探测资料和先进的预报技术,认真分析本地区重大天气过程、突发性天气气候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首席预报员和骨干预报员的作用,加强预报服务把关,加强天气监测、天气预报会商和天气联防,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确保重大气象预报服务不出现失误。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准确率,确保各类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水平达到防灾减灾抗灾的基本要求,要切实加强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预测,积极开展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和预评估,为各级政府指挥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四是要密切协作配合,扎实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工作。要加强与公安、民政、国土资源等各个部委的信息沟通,保证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通知党政领导、有关部门和防汛责任人。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不断扩大预警信息的发布面。特别是要想方设法使可能受到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威胁的群众及当地相关责任人及时收到气象预报预警信息。要加强全社会尤其是对农民、中小学生的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五是要加强应急职守,全面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各级气象部门要切实安排好行政和业务值班工作,认真落实值班工作各项制度,领导在岗带班,保证通信联络畅通,确保应急值守各项工作正常运转。要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服务工作,完善气象应急预案及应急工作流程,有针对性地组织预案应急演练。及时做好应急响应准备,适时启动应急预案。重大气象灾害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有关气象部门必须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服务,并及时向中国气象局报告。 (记者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