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新疆土地沙化扩展速度减缓 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18日   来源:新疆日报

    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获悉:新疆防沙治沙工作成绩斐然。全区各绿洲外围、塔里木河中下游、艾比湖周边、艾丁湖地区、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奇台县、吉木萨尔县、阜康市等地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出现缩小态势,沙区植被盖度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绿洲森林覆盖率提高,绿洲面积扩大。“十五”期间,全区累计完成造林2213.53万亩,是“九五”期间的3.9倍,森林覆盖率由1.68%提高到2.94%,绿洲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14.95%。

    沙区生态环境实现了根本好转。全国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十五”期间与“九五”期间相比,新疆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了14226平方公里,年均减少2845平方公里;沙化土地虽有所扩展,但其变化量已减少,沙化程度降低,沙化面积由“九五”期间每年增加384平方公里,降到现在每年增加80平方公里,扩展速度大为减缓。如今,在全区各大绿洲边缘牞已难见到大片的流沙,取而代之的是大片林草覆盖的固定、半固定沙地,“带、片、网”,“点、线、面”,“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格局已经形成。

    沙区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新疆防沙治沙工作始终坚持把防沙治沙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不仅为沙区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屏障,也推进了沙区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区种植大芸(肉苁蓉)、麻黄、甘草、沙棘、黑加仑、枸杞面积达76万亩。大芸、麻黄、甘草、枸杞、沙棘等药用植物和特种经济植物的种植与加工已初具规模。以大芸、麻黄、甘草、枸杞等荒漠药用植物种植为主体的产业正在兴起。截至2007年,和田地区人工红柳接种大芸15.3万亩,其中处于稳产期9万亩,年收入6000万元以上。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若羌县,红枣栽种面积已达9万多亩。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205元,其中,林果业的收入达到3929元,占到人均纯收入的63%。

    与此同时,新疆防沙治沙法律法规逐步健全,沙化和沙尘暴监测预警体系日臻完善,防沙治沙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编制了《防沙治沙工程规划》,对全区防沙治沙工作进行了科学合理布局。(张立学)

 
 
 相关链接
· 我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40亿元
· 监测显示:环青海湖区土地沙化出现逆转
· 我国土地沙化总体实现从扩展到缩减的历史性转变
· 我国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540亿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