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在省气象局呈送的《我省将出现集中强降水》的重大气象信息专报上批示要求防指关注皖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防淮河流域暴雨袭击,预防为先,确保安全。
6月初入梅以来,安徽省南部地区发生连续性强降雨。特别是皖南山区降暴雨、大暴雨,致使山区河道、水库、山塘水位迅速上涨,新安江等河流超警戒水位,局部地区遭受洪涝及地质灾害。6月8日,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气象预报,发布了第1号防汛预警。安徽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十分关心全省防汛工作,多次在重要天气预报上批示,并深入沿江江南检查指导防汛工作,要求密切注视天气变化,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立足于防大汛、救大灾,确保安全度汛,确保群众安全。连日来,在安徽省防指统一领导下,气象、国土、水利、水文等各有关部门协同作战,受灾地区全力抗灾,皖南山区各类防洪工程运行安全,没有因洪涝、地质灾害而出现人员伤亡,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
6月17日,安徽省气象局针对18日起副热带高压增强,主雨带将逐渐北抬到安徽省江淮地区的情况,再次向省委、省政府呈送了重大气象信息专报,指出6月17日、18日皖南山区部分地区有大雨到暴雨,20日至23日安徽省有明显集中降水过程,局部地区可能出现内涝,并特别提醒由于前期主要降水集中在南部山区,皖南山区需注意强降水造成的地质灾害。
当日,正在黄山市检查指导防汛抗灾工作的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省防指总指挥赵树丛在收到专报后,要求各地要密切注视天气变化,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松懈情绪和侥幸心理,进一步落实防汛责任制,积极做好迎战新一轮强降雨的各项准备,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6月18日,王金山针对皖南地质灾害和淮河流域暴雨做出了重要批示。
目前,安徽省长江、淮河干流水位低于常年同期水位,长江水位继续上涨。沿江各地及相关部门,以及龙河口、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等省管水库全部进入防汛实战状态,密切监视天气变化,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各级人员的责任,严格实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汛期安全。(记者 曾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