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1日下午,中国气象局在京召开2008年汛期气象服务再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在会上讲话时强调,进一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近期一系列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动员和部署全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全力夺取今年汛期气象服务、抗震救灾气象服务和奥运气象服务的全面胜利。会议由中国气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许小峰主持。副局长王守荣、宇如聪,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局纪检组组长孙先健出席会议。
郑国光强调,一要进一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近期一系列重要批示精神,切实增强做好汛期气象服务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国各级气象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真学习领会和坚决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领导同志近期关于防汛抗洪减灾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确保汛期重大灾害预报准确及时,确保汛期重大灾害预报准确及时,确保为各地安全度汛提供主动及时的气象保障服务,确保各项气象服务工作万无一失。
二要认真总结前一阶段气象预报服务工作,更加清醒地认识汛期气象服务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今年以来,我国气象灾害呈多点并发、影响范围广、灾害强度大、部分地区重复受灾、损失严重等特点。广大气象工作者全力做好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加强领导,靠前指挥;密切监测、准确预报;强化预警、全面服务;加强多部门联动机制,共同防御气象灾害。各地气象部门和各单位务必要保持高度警惕,做好打持久战、攻坚战的准备,确保各项气象预报服务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三要进一步落实各项措施和责任制,全力以赴做好汛期气象服务、抗震救灾气象服务和奥运气象服务。
一是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坚决落实汛期气象服务领导责任制。各级气象部门和各单位要对汛期气象服务各项工作进行再检查、再部署、再落实,绝不能在汛期气象服务中出现任何闪失。在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中必须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严格遵守汛期气象服务领导责任制。凡是由于责任制不落实、工作失职、渎职或工作不力等方面原因造成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失误等严重后果的,纪检监察部门将严肃查处,追究责任。
二是密切监视各种天气的变化,认真做好各项预报预警,在提高预报准确率上狠下工夫。各级气象部门要加强重点区域和主要灾害的气象监测,进一步强化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预测和延伸期预报,努力做好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和预评估工作;要重点关注主要江河湖泊流域的雨情,及时制作发布精细化的雨量预报;要努力做好雷暴、龙卷、冰雹等局地强对流天气以及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气象预报预警服务;要加强对西北、华北干旱地区气象干旱的监测预警,继续做好“三夏”气象服务;要重视并着力提高短时临近预报能力,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重大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信息;要加强天气会商和跨区联防,充分发挥首席预报员和骨干预报员的作用,争取更好的预报服务效果。
三是以创新的精神、以人为本的态度,认真做好各项决策气象服务和公共气象服务,努力提高气象服务的效益。要充分认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以及中央的工作部署,努力提高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内涵和质量,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的敏感性、主动性、针对性和通俗性,并探索建立决策气象服务的考核评价制度;要进一步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通俗性、针对性、时效性,重视并强化气象预报服务专业术语的通俗化;要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扩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面;要加快DAB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试点建设步伐,继续争取卫星通信、小区广播等预警信息发布,推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广覆盖。
四是充分发挥气象现代化建设效益,认真做好各种装备的技术保障。要按照“及时、准确、可靠、安全”的要求,进一步检查和保证雷达、卫星、自动气象站、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装备的维护和保障,确保各类观测资料及时上传、入库、共享,资料与产品的及时下发。同时,还要确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五是进一步完善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和突发公共事件气象应急保障预案,全力做好气象应急工作。各级气象部门要按照中国气象局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要求,着力提高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能力和效果;要进一步完善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服务保障预案;要进一步加强应急值守工作,保证通信联络畅通。
郑国光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注意做好气象宣传报道工作,充分发挥各级新闻媒体及《中国气象报》、中国气象网、中国气象频道等媒体的优势,加强对一线人员、重大气象预报服务典型案例等宣传,加强对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科普宣传。
许小峰传达了6月16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紧急办公会议精神,以及回良玉副总理对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的要求。他指出,做好今年的抗洪减灾气象服务工作事关全局,是对中国气象局党组的重大考验,也是对各级气象部门重大考验,麻痹不得、忽视不得、放松不得。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清醒认识今年汛期气象服务的严峻性和艰巨性,不能有丝毫放松,认真做细、做实各项应对工作。
中国气象局各内设机构、直属单位主要领导及有关单位科研、业务管理人员和一线业务服务人员在主会场参加了会议。各省(区、市)气象局、计划单列市气象局的领导在分会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