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新华社发
自2005年4月禁毒人民战争开展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社会反响强烈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人民群众识毒、防毒和拒毒的意识和能力,使全民参与禁毒斗争的氛围进一步浓厚,有力地推动了禁毒人民战争的深入开展。

6月25日,一位民警在广东省禁毒教育基地向大学生讲解禁毒知识。新华社记者壮锦摄
工作中,国家禁毒委员会指导各地按照“面向全民、突出重点、常抓不懈、注重实效”的指导思想,紧紧依靠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依托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大众媒体以及禁毒教育基地,坚持“6·26”国际禁毒日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坚持“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的专题宣传与普法、科普、公民道德、艾滋病防治等宣传相结合,广泛开展“不让毒品进校园”、“青少年远离毒品”、“不让毒品进我家”、“职工拒绝毒品零计划”等活动,集中宣传报道吴光林、罗金勇等英雄事迹,连续两年评选、表彰“全国十大民间禁毒人士”,初步建立了覆盖全社会、突出重点人群的毒品预防教育格局。

图表:我国新吸毒人员大量滋生局面得到有效控制 新华社发
经过不懈努力,全民禁毒意识进一步增强,抵御毒品能力不断提高,新滋生吸毒人员速度明显减缓。据统计,全国以海洛因为主体的新滋生吸毒人员数量已由高发期每年增长约30%下降到2006年的5.8%,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青少年所占比例由1998年的85%下降到2007年的62%。
在加强禁毒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通过建立禁毒志愿者队伍、完善举报奖励制度等工作,大力倡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禁毒人民战争,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禁毒工作的责任感、主动性明显增强,群众性禁毒组织得到大力发展,禁毒工作社会化程度明显提升。目前,大部分省(区、市)按照国家禁毒办和共青团中央关于积极推进禁毒志愿者组织建设的部署要求,组建了禁毒志愿者队伍参与禁毒宣传和帮教工作,全国禁毒志愿者人数超过100万。上海、甘肃等地招募社会力量组建了禁毒社工专业队伍,其中上海市三年来已招募禁毒社工近500名,服务戒毒人员一万余人,甘肃省三年来共投入帮教力量11万余人,为8235名吸毒人员解决了就业、5760人落实了低保,占被帮教人员总数的44.1%;陕西省禁毒委员会和省妇联共同组建了“陕西省妇女禁毒志愿者总队”;云南、四川、北京等地组织禁毒志愿者深入学校、社区、车站、娱乐场所等开展了禁毒宣传。

6月25日,公安干警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举行的禁毒宣传活动现场销毁毒品。 当日,以“依法禁毒 构建和谐”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活动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举行。活动现场销毁了缴获的冰毒、K粉、摇头丸等毒品90余公斤,同时,还进行了禁毒签名、禁毒教育展等系列活动。 新华社发(王振武 摄)
此外,各地纷纷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积极举报涉毒违法犯罪,通过群众举报破获的毒品违法犯罪案件不断增加。2006年,全国公安机关共受理人民群众举报毒品违法犯罪1209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326名,缴获各类毒品3179千克。2007年,仅云南省根据群众举报就查破毒品案件977起,缴获毒品1385千克,兑现奖励金额451万元。
随着禁毒人民战争的深入开展,禁毒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社会各界支持禁毒公益事业的热情日益高涨。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等单位筹资举办禁毒公益晚会,向英烈子女和缉毒民警捐赠助学金和社会保险,濮存昕、阎维文等演艺明星积极参与禁毒公益广告拍摄及禁毒公益晚会等活动,中国禁毒基金会也收到了社会各界1600多万元的捐款和价值2600多万元的物品捐赠。 (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