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全国银行业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40个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21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银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刘明康出席会议并讲话,刘明康要求,全国银行业系统要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为推进银行业全面和谐发展而努力奋斗。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国银行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震救灾的指示精神,视灾情为命令,视时间为生命,迅速反应、紧急行动,临危不惧、恪尽职守,服务大局、团结协作,积极投入到“救人、保财产、恢复营业”和帮助灾区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各项工作中,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弘扬正气,树立典型,进一步凝聚人心,振奋精神,以抗震救灾精神推进银行业监管和各项经营工作,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中国银监会决定对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等40个先进集体和四川银监局局长王筠权等21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刘明康在讲话中指出,在这次重大地震灾害面前,全国银行业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协作精神,慷慨解囊,鼎力相助,竭尽全力支援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银监会将2002年以前结转的农信社管理费结余800万元一次性拨付给损失严重的四川农信社,并积极开展爱心捐助活动,截止5月30日,全系统捐款512万元,同时交纳特殊党费2730多万元(含九家机构)。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等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捐款6.6亿多元。据不完全统计,在华外资金融机构及其母行或集团累计捐款4.8亿元人民币。
刘明康说,特大地震灾害面前,银行业以良好精神风貌和实际工作成效,为灾区的社会稳定、灾后重建等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了各级党和政府的肯定,赢得了灾区人民的尊敬,树立了银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地震发生的第二天,灾区不少银行业金融机构不顾人员伤亡、不顾余震、不顾营业场所的严重损毁,克服重重困难,在废墟上创造出了“帐篷银行”、“坝坝银行”、“汽车银行”等多种形式的紧急营业方式,满足了灾区群众和抗震救灾的基本金融需求。截止6月29日,银行业金融机构已向四川受灾地区发放救灾及灾后重建贷款446.08 亿元,其中抗震救灾贷款191.36 亿元,居民生活类贷款22.15 亿元,恢复生产类贷款223.56 亿元。同时,甘肃、陕西、重庆有关省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加大对灾区的金融支持,向灾区发放紧急救灾贷款83.44 亿多元。
刘明康强调,战胜自然灾害,靠的是生产力发展,靠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靠的是综合竞争实力的整体跃升,归根到底是要把握科学规律,采用科学方法,依靠科学手段,严格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第一,要科学制定银行业支持灾区重建规划。第二,要用抗震救灾精神切实做好奥运金融服务工作。第三,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银行业改革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巩固和深化改革成果,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转变,不断提高风险管控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做好调查研究,努力提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自觉性和能力,改善服务,为防范国民经济的大起大落而扎扎实实的做好各项工作。
表彰会上,全国银行业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德阳绵竹汉旺支行行长吕仕洲,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阿坝州分行副行长熊英,四川省北川县农村信用联社主任颜勇,四川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筠权分别从不同侧面介绍了他们在抗震救灾中的感人事迹,再现了全国银行业干部职工以灾情为命令,视时间如生命,竭尽全力救人、保财产、恢复营业无畏精神。
银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蒋定之主持了表彰大会,银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郭利根宣读了《中国银监会关于表彰全国银行业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银监会党委成员,为受表彰的全国银行业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颁发了奖牌和证书。国有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总行负责人,银监会党委管理的有关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四川、甘肃、陕西、重庆银监局的主要负责同志,银监会机关各部门负责人、案件督导组组长、银行业协会负责人、各监事会专职监事在北京主会场参加会议。各银监局、银监分局负责同志、银行业金融机构省级、地(市)级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人和有关金融机构省级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人等出席了当地分会场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