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7月1日从天津市财政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天津市财政收入762.6亿元,增长33.3%,比去年同期提高6.5个百分点,达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显示出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各区县三个层面联动发展,全市经济多点支撑、多极增长的新格局。
今年上半年,天津市财政收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财政收入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在滨海新区龙头作用带动下,各区县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步伐持续加快,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1至6月份十八个区县财政收入269.7亿元,增长40.4%,其中有三个区县增幅超过60%。二是主体税种增幅较高。上半年企业所得税143.4亿元,增长50.3%,比去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交通运输和金融保险等行业企业所得税增长均在1倍以上。在天津市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带动下,上半年实现营业税92.9亿元,增长34.4%,比去年同期提高15.6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保险、建筑安装和房地产营业税分别增长34.6%、49.7%和 31.3%。增值税223.7亿元,增长18.6%,其中原油开采、冶金和汽车制造业分别增长63.5%、42.3%和40.8%。三是地方税种收入增势强劲。 (下转第3版)
随着主体税种迅速扩大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政策调整,以及全面实行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措施,有力拉动了地方税收入大幅度增长。上半年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契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等地方税收入66.6亿元,增长47.8%,比去年同期提高29.3个百分点。四是征收部门组织收入规模不断扩大。财政税务部门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大力加强收入征管,不断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组织收入规模均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366.4亿元,增长29%;地税部门组织收入234.3亿元,增长32.9%;财政部门组织收入161.9亿元,增长44.6%。(柴宴宾 金强 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