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国先后发生雨雪冰冻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全国工商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依法履行职责,奋发有为工作,为夺取抗灾救灾全面胜利和保持经济发展良好势头作出了积极贡献,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工商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抗震救灾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行动迅速,采取得力措施开展抗震救灾工作。一是各级工商机关高度重视,领导靠前指挥,迅即全面展开抗震救灾斗争。总局党组心系灾区,情系群众,主要领导第一时间了解灾情,并先后三次派出由总局领导带队的工作组,分赴四川、重庆、甘肃、陕西等灾区一线,慰问工商干部,指导帮助抗震救灾工作。受灾地区各级工商局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迎难而上,全力投入抗震救灾。二是各级工商机关切实履行职责,紧急广泛动员,切实做好维护市场稳定的各项工作。总局先后制定下发十二条政策措施、十条意见和相关专门文件,及时动员和部署,对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全系统支援灾区和维护市场稳定、保障灾区市场供应等提出明确要求。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灾区工商机关,一方面组织力量抢险救人和救治受伤人员,积极开展恢复重建工作;另一方面强化监管措施,开展市场巡查,维护市场稳定,保障食品安全和市场消费安全。特别是四川省工商局承担了省委、省政府交办的整个食品安全监管的重任,积极开设灾区生活必需品应急市场,对于保障灾区市场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灾区群众的广泛赞誉。三是全国工商系统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全力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系统捐款捐物支援灾区折合人民币1亿多元。同时,各级工商机关还积极引导和动员个体工商户和企业向灾区捐助和组织商品运输,为保障灾区市场供应贡献力量。全国个协、私协系统共组织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24亿元。
今年上半年,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积极投入抗灾救灾的同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的部署,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改革开放30周年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恢复建制30年。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积极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回顾总结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恢复建制30年不平凡的历程,进一步增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加坚定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的部署和总局推进“四化”建设意见的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大力推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加快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促进了依法行政,提高了监管执法水平。
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积极创新机制,改进管理,制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上半年,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效明显,推动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成效突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绩显著,关注和改善民生,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收效良好。
今年以来,各地按照“五抓”和“三个过硬”的要求,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西藏“3·14”事件及“5·12” 汶川特大地震,检验了我们队伍建设的成果,充分说明我们这支队伍是一支经得住考验、特别能战斗的队伍。经过半年的努力,全国工商系统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力度加大,机关建设效果突出,基层工商所规范化建设有了新进展,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