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了解到,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校雷电灾害防御能力,自2008年开始,中国气象局组织开展了全国中小学校雷电灾害防御示范工程建设。目前,重庆、江西、四川、福建、广西、贵州、湖北、湖南、黑龙江、辽宁、云南、江苏、广东和浙江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面启动中小学校雷电防御工程建设,近650所中小学校的防雷装置将于年底前完成。
我国雷暴活动频繁,具有发生频次高、突发性强、危害严重、发生范围广、社会影响大等特点。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学校高层建筑物不断增多,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日益普及,但由于部分学校,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山区的学校防雷意识淡薄,许多建筑物和电子、电器设备未及时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定采取适当防雷措施,一些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物未按要求进行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竣工验收,对已有防雷装置未进行定期检测,对存在的防雷隐患不能及时整改,导致雷击造成师生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事故时有发生。
中小学校雷电灾害防御工程建设主要面向全国雷电灾害严重的经济欠发达地区,重点帮助地处雷电灾害频发区,且无雷电防御措施或雷电防御措施极不完善的农村中小学校,新建或完善相关防雷设施,并加强雷电科普知识的宣传。
目前,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与当地教育部门先后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08年中小学校雷电灾害防御示范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与当地教委签订中小学校雷电灾害防御工程项目协议书,并组织人员对中小学校的各类防雷安全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对现有各类防雷装置进行技术安全检测,从源头上排除雷击隐患。此外,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向各类学校赠送了防雷安全手册、挂图和光碟等,并组织雷电科普宣传进村、进学校,普及防雷减灾知识。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实施中小学校雷电灾害防御示范工程是中国气象局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全面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是一项名副其实的民生工程。中国气象局将以此为契机,全力推动全社会的防雷减灾进程。中国气象局要求各级气象部门在雷电灾害防御示范工程实施过程中抓紧、抓实工程建设,在抢抓时间、保证质量、加强协作、扩大宣传、储备技术、总结经验等多个方面起到示范作用,按轻重缓急、重点突出、逐步推进的原则,全面做好农村及中小学校的雷电灾害防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