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国家气候中心获悉,2008年上半年我国气象灾害重、种类多、影响大;气候呈现冬寒、春暖、夏多雨的特点;极端事件频发;气象及次生灾害共造成84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为2438.8亿元,其影响和危害大大超过2007年同期。
冬寒、春暖、夏多雨
1-2月份气温偏低,为近20年来最低。历史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让国人在经受了17个暖冬之后,饱受了寒冷侵袭,1亿多人受灾,死亡129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00亿元。
3-5月份,全国平均气温为7.3℃,比常年同期(平均6.7℃)偏高0.6℃,创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新高。入春后,全国各地气温迅速回暖,3月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高,4月和5月均为第3高。
入夏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5%,是1951年以来第5多,华南、华北较常年偏多50%以上,北京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67%,为近10年来最多。广东、广西分别较常年偏多161%和80%。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多和次多。
灾害重、种类多、影响大
气象灾害重、种类多、影响大、持续时间长,部分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超过历史极值,呈现显著阶段性异常特征。低温冰雪、大风、沙尘、冰雹、雷电、暴雨等造成844人死亡,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和危害大大超过2007年同期。
今年上半年,灾害天气过程集中,极端事件频发。冬季连续四次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为近50年之最;春末夏初南方连续四次大范围的强降雨造成严重洪涝;2008年6月北京降水日数达15天,降水日数为1957年以来最多。强热带风暴登陆时间之早刷新历史记录。
历史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重大损失,受灾人口之多为近50年来同类灾害之最;南方连续大范围强降雨造成粤桂湘赣等地严重洪涝;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发生冬春旱,总体干旱轻,局地严重;大风、冰雹、雷电等强对流天气袭击我国部分地区;11次沙尘天气过程给北方地区造成严重影响。
气象灾情超过去年同期
据初步统计,2008年上半年,全国因气象及其衍生灾害共造成844人死亡,死亡人数超过去年同期(757人),其中因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地质灾害死亡327人,雪灾238人,雷击灾害92人,风雹93人,大雾45人,沙尘暴1人,台风21人,森林火灾27人。与去年同期相比,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地质灾害、雪灾、台风、风雹、沙尘暴和森林火灾死亡人数增多,特别是雪灾显著增多;雷击、大雾造成的死亡人数偏少,其中雷击死亡人数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