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在加快振兴的步伐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扎实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政府工作更突出的位置上,在经济持续发展、财政收入增多的基础上,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积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更多地关注和改善低收入群众的生活,让振兴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千家万户。今年上半年,全市民生工程投入7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4亿元,增长27.4%,占一般预算支出47.6%。
在扎实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沈阳市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结合一些就业、劳动法规的实施,沈阳市制定出台关于优化创业环境鼓励扶持自主创业等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新增劳动力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支持农民回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同时,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帮助“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加强高校毕业生、退伍转业军人、残疾人就业,规范管理人力资源市场,健全统筹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到6月末,全市城市登记失业率为3.18%,在去年首次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基础上,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全市开发就业岗位6.5万个,实名制就业15.57万人。沈阳市还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到6月底,全市企业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164.6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96.5%;参加职工医疗保险人数为260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01.6%;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21.3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01.5%。同时,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城乡低保户、城市低保边缘户等困难群体保障救助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对城市低保边缘户在求学、医疗、供暖等方面实施分类救助,惠及112.9万人,使城乡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此外还加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出台了全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施办法,截至5月底,已有36781名失地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其中1万余人享受了养老保险待遇。
扎实推进民生,沈阳市还加快低收入家庭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决定今明两年彻底解决12.8万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目前,计划开工建设的30万平方米廉租房和11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的房源已经全部落实,进展顺利,将于年底前竣工。今年还将发放租赁住房补贴1.46亿元,使城市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中的5.2万户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此外,今年9月底前还将再开工建设27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明年建成投入使用。
在不断改善民生中,沈阳市还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健全城乡医疗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在社区卫生机构覆盖率已达100%,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连续不断的改善民生之举,使沈阳市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上半年,沈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00元,同比增长2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0元,增幅居全国各大城市前列。(张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