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上海与都江堰两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座谈会在上海对口支援指挥部举行。这意味着上海首批援建项目的前期工作正与都江堰市进行全面对接,“一定要按照国家的要求和当地人民的需要,尽快推进灾后重建工作”,这是双方的共同心愿。
“黄浦江岷江水水相融,上海都江堰心心相连”。在成都通往都江堰的成灌高速上,这句温暖人心的话语高高悬挂在每一辆经过车辆的上端,同时也印在了每一位灾区人民的心里。
走进大灾过后的都江堰市可以看到,与一个月前相比,都江堰市已经恢复了些许生气,曾经空无一人的街道,如今已经开出了不少商铺。尽管街道两旁的许多房屋布满了“X”状的裂纹,但人行道上开出了一家家“帐篷商店”,经营着从电脑到床上用品等各类商品。
然而,从都江堰市城市规划局得知,城区建筑损毁严重、危房拆迁耗时、建设难以迅速启动,成为都江堰市目前重建所面对的主要困难,约有12万人近期仍无法就地安置。
此外,城区安置房等临时设施的影响以及各类产业不能尽快恢复造成的居民就业困难,都是都江堰市重建中所遇到的难题。
但都江堰的重建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从成都市规划局总规划师王松涛处获悉,都江堰重建规划将老区和新区并举。以世界遗产为特色的风景旅游度假胜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平原西北端中心城市、灾后重建典范城市,这是今后都江堰市的城市性质。据悉,目前10家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正在编制规划概念方案,7月15日前后可完成。除了概念方案外,旧城重建规划和新区建设规划也在编制中,计划7月31日前完成规划方案,8月底前完成正式成果。目前已完成都江堰城区16个永久安置点的规划初步方案。同时,都江堰城区5所中小学和13个医院(医疗点)的规划选址工作也已初步完成。
晚上8时多,指挥部多间会议室里依然灯火通明,两地干部仍在就重建项目进行着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