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以来,福建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两个先行区建设,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向上的良好势头。据初步统计,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4534.48亿元,增长13.8%。
上半年经济发展总体趋势稳中有升。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GDP增幅月度之间虽有所波动,但波动幅度不大;工业生产、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上升或见好。
三次产业发展协调性增强。全省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95.38亿元、2496.77亿元和1642.33亿元,增长4.0%、18.3%和9.6%。农业生产稳定增长,春收粮食略增,双季晚稻播种量同比增加4.28万公斤。工业增加值2275.26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今年以来最高的月度累计增速;电子、机械、石化三大主导产业支撑有力,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41.1%。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642.33亿元,增长9.6%。
三大需求拉动有力。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58.17亿元,增速比全国高0.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比重提高,基础设施投资稳步增长,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全省在建廉租房21.58万平方米,在建经济适用房403.7万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2.25亿元,增长20.2%,创下自1997年以来同期最高增幅。进出口总额418.08亿美元,增长23.1%,实际利用外资54.51亿美元,增长20.6%。其中,港澳台实际到资17.7亿美元,海西效益充分体现;三大产业对外资的集聚效应突出,实际利用外资15.10亿美元,增长80.4%。
群众生活继续改善。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556.37元,增长16.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3027.96元,增长15.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回落,涨幅逐月下降,消费价格明显低于全国预计水平。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0.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44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1万人。
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同步提高。上半年全省财政总收入828.58亿元,增长25.1%,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451.48亿元,增长25.4%,提前完成“双过半”任务。此外,工业企业产销衔接好转,产销率均保持在97%以上。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的燃煤电厂中,87.3%已安装脱硫设施,工业废水的深度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工程建设、重点领域节能等稳步推进,年内将建成投运17座污水处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