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黑龙江省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以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黑龙江省十次党代会、黑龙江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题,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全面推进,强化薄弱,克服各种不利因素,上半年全省宏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新的变化,主要指标好于预期。
1、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继续在高平台运行。上半年,初步测算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4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ll.8%,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经济发展保持了较强的稳定性,连续六年同期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20.1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l 971.1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22.8亿元,增长9.5%。
节能减排取得进展。今年以来,黑龙江省政府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主要能耗指标继续回落。一季度,万元GDP能耗l.5825吨标准煤,比上年同期下降4.15%,上半年下降4.3%。
2、农业形势总体向好,畜牧业稳步发展。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创历史新高。2008年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8131万亩,比上年增加28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6482万亩,增加251万亩。四大粮食作物呈现“三增一减”:水稻3678万亩,增加298万亩;小麦399万亩,增加49万亩;大豆5958万亩,增加245万亩;玉米5471万亩,减少354万亩。经济作物中,甜菜、烟叶增加;油料、蔬菜、麻类、药材下降。农作物长势总体上好于常年。今年我省春耕生产准备充分,动手早,又克服了低温冷害的不利影响,目前90%以上的大田作物已出苗,苗齐、苗全、苗壮,基本没有缺条断档,出苗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
畜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上半年,全省牲畜生产呈现较快增长。猪、牛、羊存栏分别达到l380.7万头、606.5万头、919.8万只;出栏分别达到1056.1万头、129.7万头、318.9万只,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5%、8.4%、0.2%。猪牛羊肉产量l05.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6.1%;牛奶产量248.4万吨,增长14.4%;禽蛋产量47.5万吨,增长5.6%。
3、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地方工业效益大幅提升。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72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4%,连续九年同期保持两位数增长。全省装备、石化、能源、食品等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3189.2亿元,增长26.4%,占全省的89.4%,能源、食品、装备、石化工业分别增长32%、36.8%、 l 8.5%和l 4.2%,增幅分别提升30.3、18、6和0.4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工业产品产销率98.1%,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地方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ll0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7%,其中利润785.9亿元,增长30.3%。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72.7,增加34.4点。规模以上地方工业企业实现利税l 63.6亿元,增长66.8%,其中利润87亿元,增长96.6%。
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大项目拉动作用明显。上半年,全省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2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同期保持20%以上的增幅。开(复)工项目达3139个,比上年同期增加49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244个,增加422个。亿元以上项目411个,增加37个;完成投资329.2亿元,增长20.6%,占城镇单位投资的45.5%,拉动城镇投资增长l0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89.0亿元,增长16.8%。
5、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城乡同步较快发展。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7%,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5.1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同期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县)市场增幅差距进一步缩小,市县零售额1158.4亿元,增长20.7%,增幅提高4.8个百分点;县以下零售额实现141.9亿元,增长20.2%,增幅提高7.2个百分点,与市县增幅差距由上年的2.9个百分点,缩小到0.5个百分点。
6、对外贸易高幅回落,出口大于进口。上半年,全省实现进出口总值85.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9个百分点,比前五个月回落20.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6亿美元,增长28.1%,增幅回落7.9个百分点;进口29.3亿美元,增长l5.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7个百分点。
7、物价整体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运行。居民消费价格仍在高位,但呈逐月回落态势,与上年同月相比3月涨幅达到高点(9.5%)后有所回落,4月为8.9%、5月为7.1%、6月为6.6%。上半年累计比上年同期上涨8.2%,仍是食品带动的结构性上涨,食品价格上涨推动总指数上涨6.7个百分点。从商品类别看,呈现“六升二降”,食品价格上涨l9.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5%、居住价格上涨4.5%、烟酒及用品上涨4.1%、家庭用品及服务上涨3.3%、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O.5%,衣着下降0.8%、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下降0.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5.1%,涨幅比上年同期提高l9.3个百分点,其中化学肥料上涨25.3%、产品畜上涨80.7%、饲料上涨30.3%,成为主要的拉动因素。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9.4%,涨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6.8个百分点,其中原油上涨46.6%、黑色金属上涨37.3%。
8、就业人员稳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6月末,全省城镇从业人员503.3万人。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9.8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66%;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1万人,其中安置就业困难群体9万人;登记失业人员3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2%,比控制目标低0.48个百分点。
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9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8%,但增幅有所回落,比上年同期下降3.9个百分点。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快,实现415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7%,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6.1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437元,增长22.8%;家庭经营现金收入3240元,增长28.6%;转移性现金收入400元,增长l.6倍;财产性收入80元,增长2.8%。
9、财政收支增长较快,重点支出得到保障。上半年,全省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8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6.1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18.5亿元,增长42.5%,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幅分别为29.1%、22.3%、57.4%和25.7%。地方财政支出596.1亿元,增长57.3%,增幅提高40.8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支出534.6亿元,增长54.3%。社会保障和就业、科学技术、农林水事务等重点支出分别增长58.9%、69.5%和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