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卫生部印发6种输入性传染病预防指南和诊疗方案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7月23日   来源:卫生部网站

    卫生部近日通知印发埃博拉出血热、黄热病、拉沙热、裂谷热、西尼罗热、马尔堡出血热等6种输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以有效防控这些输入性传染病,并为做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的病死率高,可达50%-90%。该病于20 世纪70 年代在非洲首次发现,主要在非洲的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南非等国家流行。

    黄热病是一种由黄热病毒引起,经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属于国际检疫的传染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黄染、出血等,在某些暴发疫情中病死率可高达20%-40%。该病主要在中南美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流行,在蚊和非人灵长类之间周期性地发生自然感染循环。

    拉沙热是由拉沙病毒引起,主要经啮齿类动物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尼日利亚、利比亚、塞拉利昂、几内亚等西非国家。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寒战、咽炎、胸骨后疼痛和蛋白尿,可出现多系统病变。

    裂谷热是由裂谷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感染多种脊椎动物。人感染裂谷热病毒后多无症状,少数可有发热、头痛、视网膜炎、出血等表现。该病主要流行于非洲,亚洲中东地区也有报道。

    西尼罗热是由西尼罗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主要感染鸟类、人类和马、牛等哺乳动物。鸟类是该病毒的储存宿主,人主要通过带毒蚊虫叮咬而感染。人感染西尼罗病毒后多数没有症状,约20%可主要表现为西尼罗热、西尼罗病毒性脑炎。近年来,本病的流行区域逐渐扩大,在北美、欧洲和非洲等地引起流行。

    马尔堡出血热是由马尔堡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伴有严重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传染性疾病,经密切接触传播,传染性强,病死率高。马尔堡病毒来自于非洲绿猴并主要在非洲流行。

    通知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这6种病例定义的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参照甲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要求的,按照相应的规定报告。(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等
6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的通知

卫办应急发〔2008〕14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有效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等输入性传染病,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并为做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提供技术指导,我部组织专家编写了埃博拉出血热、黄热病、拉沙热、裂谷热、西尼罗热、马尔堡出血热等6种输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现印发给你们,以指导各地做好上述6种输入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临床诊疗工作。其中马尔堡出血热临床诊疗方案参照《卫生部关于推荐<马尔堡出血热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通知》(卫医发〔2005〕285号)执行。

    二○○八年七月十二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相关链接
· 卫生部要求中小学在校学生每年一次常规健康体检
· 卫生部通知要求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 四川省卫生部门下发通知在灾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 卫生部表示:奥运赛区城市没有异常传染病流行
· 卫生部视察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食品安全所工作
· 卫生部举行抗震救灾医疗卫生防疫工作新闻发布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