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全球粮价飞涨、通货膨胀加剧的时候,中国大粮仓——河南传来喜讯:全省夏粮总产首次突破600亿斤大关,达612亿斤。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发布的最新信息显示,今年夏粮总产比上年增产13.2亿斤,增幅2.2%。这是河南省夏粮连续6年增产,连续5年创历史最高纪录,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河南省农业厅专家说,作为全国小麦主产区,河南省夏粮在1984年首破300亿斤、1996年首破400亿斤、2004年首破500亿斤的重大关口后,今年首次突破600亿斤大关,进一步巩固了全国第一小麦生产大省的位置。
今年河南省夏粮生产面临着起点更高、难度更大、困难更多、形势严峻的特殊背景。河南省委、省政府把粮食生产作为重中之重,及早部署,精心组织,千方百计抓好夏粮生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小麦生产关键时期深入田间地头调研指导,要求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在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同时,河南省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省财政拿出1000万元与中央2000万元奖励资金合并使用,奖励42个粮食生产先进县。今年,全省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累计达到77.8亿元,比上年增加38.3亿元,增长97%。小麦、玉米、水稻良种补贴达8.38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达2.3亿元,均比上年大幅增加。
“真金白银”的实惠让农民种粮积极性更高,投入上更舍得,田间管理更精心。据统计,今年全省夏粮播种面积达到7930万亩,比上年增加60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达到7890万亩,为建国以来之最。
河南省近年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中低产田改造,集中资金打造粮食核心产区,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面对干旱、病虫害、雨雪冰冻等不利的生产形势,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围绕种好、管好小麦,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加强田间科学管理。针对今年“三夏”中南北收割间隔缩短、柴油供应紧缺等新情况,河南省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全力服务夏收,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河南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说,在全球粮食危机四伏的大背景下,占全国小麦生产四分之一强的河南,夏粮总产突破600亿斤,意义重大,不仅为实现全年粮食1000亿斤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对稳定粮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都将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李晓玮 田宜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