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贵州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投入“抗凝冻、保民生”及灾后重建工作,共发放灾后重建贷款114.46亿元。贷款主要投向电网、电力、公路、煤炭等行业和春耕备耕生产。
今年初,贵州遭遇历史上罕见的大面积严重雪凝灾害,全省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亿元。
灾害发生后,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认真做好货币信贷工作,进一步加强“窗口指导”,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电网恢复重建、受损基础设施修复的信贷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大对春耕备耕生产的信贷支持力度。贵州银监局要求各银行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受灾地区恢复生产生活和恢复交通、电力等信贷支持,对符合信贷条件的救灾急需贷款申请,在不违反审批规定前提下,特事特办,简化程序,加快审批,尤其对春耕备耕生产的合理资金需求保证供应,重点抓好农业中受灾严重的种养业的恢复生产。
全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调整信贷计划和信贷投向,纷纷开设“绿色通道”,发放应急救灾贷款。全省农村信用社首期安排50亿元信贷资金,最大限度满足灾后重建与发展资金需求。全省88家县联社(农村合作银行)组织6000余名信贷人员深入村寨、农户和社区调查,把受灾和重建资金需求情况摸全、摸清、摸实,及时满足灾后重建的紧急资金需求,特别是对春耕生产的合理资金需求努力做到有求必应。中行员工上门走访和电话询访了贵州电网公司等总行和分行级重点客户,详细了解企业受灾情况和提前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建行贵州省分行两个工作日完成了向总行分割授信额度、贷款单笔审批和发放。交行还对一些在灾害中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到期无法正常还款的企业,采取贷款展期等方式,积极支持企业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