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由国家林业局气候办公室组织编制的《中国绿色碳基金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守正、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新时等相关专家的认可,即将发布。
专家通过评审得出结论,《中国绿色碳基金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参考了国际上通行的碳源汇计量和监测方法,并结合中国林业实际,既能够与国际接轨,又具有可操作性,理论依据充分,对促进我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施林业碳汇项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专家建议,对文本进行修改完善后,作为中国项目级林业碳汇计量和监测指南,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发布。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在主持专家评审会议时说,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必须面对的难题。森林的碳汇功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的独特作用,正越来越被国际社会认可和重视。国家林业局早在2003年就开始了林业碳汇的相关工作。去年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石油等单位共同发起建立了中国绿色碳基金,积极倡导企业、组织、团体和个人自愿向中国绿色碳基金捐资,用于开展以积累碳汇为目的的植树造林和森林经营项目。目前,已在7个省区实施了10个以积累碳汇为目的的造林项目。这些项目所造林木归当地农民所有,捐资企业获得的是树木吸收的二氧化碳,只有通过计量和监测,才能确定所捐资金最终能够得到多少碳汇。因此,国家林业局气候办公室请全球第一个清洁发展机制下再造林项目方法学编写专家张小全研究员领衔编制了《中国绿色碳基金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制定了一个符合中国实际并能与国际接轨的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以规范中国绿色基金下的造林及相关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活动,确保项目产生的碳汇准确、可靠、可核查。(苏晓娟 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