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日内瓦是中国人民熟悉的城市。1954 年,中国的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来到日内瓦,在这里举行的招待会上,周恩来用中国著名的茅台酒招待各位来宾。喝下茅台酒后,来宾们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当时,电影艺术大师卓别林把茅台称为‘真正的男子汉喝的酒’。今天,我同样请你们品尝来自中国的茅台酒。现在,我提议,为世界邮政事业的发展,为在座所有朋友的健康,干杯!”随着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的话音,400余名嘉宾纷纷举起酒杯,温馨的气氛在空气里回荡。
当地时间7月28日晚,出席第24届万国邮联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在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驻地举办招待会。离招待会预定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各国代表团团长、各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大使、部分国家邮政企业总裁已经陆续到达。400余名嘉宾饶有兴致地欣赏现场洛阳2009世界邮展的宣传展板。神秘的洛阳石窟、艳丽的牡丹节图片,拨动了代表的心,大厅里充满欢声笑语。
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王群大使首先致词。他欢迎并感谢第24届万国邮联大会主席比沙尔•侯赛因先生、邮联国际局总局长爱德华•达扬先生及国际局高级官员、各国嘉宾出席招待会。他说,邮联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维护邮政服务和邮政业务网络的统一。它提供技术援助,建立国际邮件交换规则,促进邮件量的增长和邮政服务质量的提高。中国政府重视国际邮政合作,积极履行万国邮联成员国的责任。为了继续服务于国际邮政事业,中国政府决定,在本届邮联大会上竞选行政理事会和邮政经营理事会理事国,同时提名黄国忠先生竞选连任邮联国际局副总局长。希望得到在座各位的支持。
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邮政局马军胜局长现场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对各国在中国汶川大地震中给予的同情和帮助表示感谢,之后简要介绍了中国邮政“政企分开”改革。他表示,在世界邮政共同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的时候,中国作为万国邮联大家庭的一员,愿意与邮联各成员国一道,共同研究发展战略,共同探寻发展之路。中国一直积极参加邮联的各项活动,1999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2届万国邮联大会。近年来,相继举办了邮政安全、市场营销、普遍服务、邮政战略规划等国际会议,同时,积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资金和设备援助。马军胜局长强调,今后,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参与万国邮联的工作,支持世界各国邮政事业的共同发展。他希望,中国的三项竞选能够得到邮联各成员国的大力支持。最后,他热诚欢迎各国邮政主管部门明年4月到中国,参加将于洛阳隆重举办的2009世界邮展。
马军胜局长在万国邮联会议上的讲话:促进邮政业的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
尊敬的大会主席比莎尔•侯赛因先生
万国邮联国际局总局长达扬先生
主持人莫瑞尔•思齐先生
马提斯•芬格先生
尊敬的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
首先,我衷心感谢万国邮联及各国邮政部门在中国发生汶川特大地震后所表达的同情和给予的真诚帮助。目前,抗震救灾工作已进入安置和灾后重建阶段,邮政服务恢复正在有序进行,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战胜这场特大灾害。
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邮政业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本着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真诚合作的原则,就邮政业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可谓适逢其时。
中国积极稳妥地推动邮政体制改革,完成了邮政政企分开,重组后的国家邮政局对邮政普遍服务和全社会的快递服务实施统一监管,负责制定邮政业的法规、标准、规划及政策。新组建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负责履行邮政普遍服务义务,并参与向社会提供快递等增值服务。目前,中国经济持续向好,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中国制造”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增长迅猛,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日益成为国际电子商务市场的重要力量,为现代邮政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邮政业正处于从传统产业向现代邮政业发展的转型期,迫切需要扩大业务范围,开展包括电子商务配送、供应链管理在内的商业性服务;迫切需要提高运行效率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迫切需要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全力保障普遍服务有效进行,促进快递等增值服务快速发展,充分发挥邮政业在国民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我们认为,促进邮政业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充分考虑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各成员国的实际情况,主动创造有利于发展的产业政策和法制环境;其次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创新,建立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第三,要加强各国合作,改善国际间邮政服务质量,提高邮政竞争力。
对中国而言:
第一,要促进邮政业的整体发展。要按照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进程,综合利用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资源,充分借助信息化、标准化、自动化等技术手段,不断完善邮政普遍服务网络,改善邮政普遍服务的效果;不断发展和增强快递服务网络,提升快递服务的规模和质量,提高邮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作用,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对现代化邮政业的旺盛需求,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第二,要促进邮政业的协调发展。一是要根据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普遍服务有待改善,邮政业发展水平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健全普遍服务保障机制,着力推进基本邮政服务的均等化,使人民群众充分分享邮政业发展和改革的成果。
二是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既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原则,从根本上保障居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选择权;又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邮政业合作和发展;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充分运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各种有利条件,促进我国邮政业的现代化。
三是要统筹邮政普遍服务与快递等竞争业务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要明确邮政普遍服务的范围和服务标准,建立公开、公平、规范的快递市场准入制度,维护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倡导不同主体相互合作,优势互补,改进服务,提高竞争的效率和质量,共同推动中国邮政业向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实现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新主张。
第三,要促进邮政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遵循现代化邮政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要求,持续不断地推进改革,解决制约中国邮政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科学的体制环境;要鼓励管理与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中国邮政业的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要学习和采用国际通行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加强国际网络的互联互通, 使中国邮政业成为全球供应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认为,促进邮政业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符合万国邮联各成员,特别是发展中成员的根本利益。
在此,我们倡议:
第一,加快推进邮政立法,为邮政普遍服务提供法律保障。要通过邮政立法,强化各国政府对普遍服务的责任,保障邮政企业普遍服务能力,清楚界定普遍服务范围,建立普遍服务补偿机制,保障公民的通信权利,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对此,中国政府颁布了《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办法》,《邮政法》修订也正在加紧进行。
第二,提高政府监管和服务水平,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各国政府要充分利用法规、标准及统计信息等多种手段,提高政府监管和服务水平,加强对不正当竞争的监控,使快递竞争能够在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下进行,维护行业发展的长远利益。我国已经建立了邮政业统计报表制度,颁布实施了《快递服务》标准,颁布了《快递市场管理办法》,设立了“邮政业消费者申诉受理中心”,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机制,共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三,加强邮政业国际交流与协作。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联系日益紧密。各国邮政要提高国际服务市场份额,必然要加强协作、统一标准,共同解决面临的薄弱环节。同时,邮件安全、恐怖主义、毒品走私等威胁日益突出,邮政业面临更加复杂的安全挑战。建议各成员国建立安全技术的交流和协作机制,共同研究安全方面的重大问题,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
女士们、先生们,
邮政业发展任务重大而艰巨,特别对中国这样一个国土面积广、人口规模大、城乡和地区差异明显的发展中国家、更有其复杂性、历史性和艰巨性,但我们有充分的信心解决好这个问题。
今天,我们有幸通过万国邮联这个国际交流平台,分享邮政改革和发展思路和经验,同时,我们也希望充分发挥万国邮联的协调作用,推动多边合作,促进世界邮政的共同发展。
再过13天,举世瞩目的第24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举行。中国邮政部门和奥运会组委会特约服务商正集中力量、精心组织,为奥运会提供优质、高效、安全可靠的邮政、快递和物流服务。我们也期望在此期间得到各国邮政的大力协助。
最后,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各位!
中国代表团提出三大倡议引发共鸣
在万国邮联第24届大会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代表中国代表团提出三大倡议,引发与会代表的共鸣,会场上响起热烈掌声。
三方面 的倡议是:
第一,加快推进邮政立法,为邮政普遍服务提供法律保障。要通过邮政立法,强化各国政府对普遍服务的责任,保障邮政企业普遍服务能力,清楚界定普遍服务范围,建立普遍服务补偿机制,保障公民的通信权利,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对此,中国政府颁布了《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办法》,《邮政法》修订也正在加紧进行。
第二,提高政府监管和服务水平,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各国政府要充分利用法规、标准及统计信息等多种手段,提高政府监管和服务水平,加强对不正当竞争的监控,使快递竞争能够在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下进行,维护行业发展的长远利益。我国已经建立了邮政业统计报表制度,颁布实施了《快递服务》标准,颁布了《快递市场管理办法》,设立了"邮政业消费者申诉受理中心",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机制,共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三,加强邮政业国际交流与协作。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联系日益紧密。各国邮政要提高国际服务市场份额,必然要加强协作、统一标准,共同解决面临的薄弱环节。同时,邮件安全、恐怖主义、毒品走私等威胁日益突出,邮政业面临更加复杂的安全挑战。建议各成员国建立安全技术的交流和协作机制,共同研究安全方面的重大问题,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