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青海省上半年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28.18%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8月13日   来源:青海日报

    今年以来,青海省通过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在促进特色农牧业向区域化、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上又迈出了一大步,拓宽了农牧民的增收路。上半年,全省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1331.95元,同比增长21.18%。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年初下发的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特色农牧业,今年3月,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5月上旬,召开河湟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重点培育马铃薯、油菜、蚕豆、蔬菜、中藏药材、牛羊肉、奶牛、毛绒、特色果品和饲料种植等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并相应重点扶持培育12个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思路。青海省发展特色农牧业的目标、重点和措施得以进一步明确,思路更加清晰。

    根据“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发展布局和特色农牧业发展区域规划,各地积极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已经形成了脑山地区油菜产业带、浅山地区马铃薯产业带、川水地区蔬菜产业带,先后建立了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种植规模连年增加,特色作物所占比重逐年增大。据农牧部门预计,今年青海省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可达767.31万亩,其中,马铃薯、油菜、蔬菜等特色作物种植比重达到75.7%。畜牧业基本形成了以肉(奶)牛、肉羊、生猪为主的特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呈现出规模养殖与农户散养同步发展的新特点。今年全省新建特色种养业专业村179个。截至6月底,全省共产各类食畜仔畜758.01万头(只),育活691.31万头(只),比去年同期多产仔畜23.02万头(只),多育活12.36万头(只)。

    龙头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户与公司的对接、产品与市场的对接,推动了农牧业结构的调整。这几年青海省培育起来的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已有61家,其国家级龙头企业6个,带动农牧户50万户。在一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马铃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面积已达到135.95万亩,比六年前增加33.79万亩,亩均产值千元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主业之一。(作者:艾潇)

 
 
 相关链接
· 《关于进一步推动青海商标战略》实施意见出台
· 青海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劳动报酬同比增长12.83%
· 青海油田跻身中石油四大战略后备基地之一的行列
· 青海农牧业结构调整现场观摩会在乐都、互助召开
· 青海面向省内外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报名结束
· 青海在西宁举行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暨表彰大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