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是 5•12汶川大地震100天。8月19日,天津市援建陕西地震灾区宁强县的天津医院、天津高级中学和援建略阳县的天津高级职教中心三个重点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天津市对口支援陕西省受灾严重的宁强县、略阳县恢复重建后,天津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的部署,以一天也不耽误的精神,迅速行动,精心筹划,扎扎实实做好对口支援工作。6月17日,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和市长黄兴国率队赴陕西灾区协商对口支援工作,与陕西省共同签订了《天津市对口支援陕西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框架协议》,确立了对口支援的工作目标。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硬件”与“软件”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的原则,从2008年至2010年,每年以市年度地方财政收入的1%为额度安排援建资金,力争用2年时间完成3年对口支援任务,使天津市对口支援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天津市对口支援宁强县和略阳县震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天津市对口支援工作。按照《框架协议》要求,天津市组建的驻宁强县和略阳县两个工作组,首批12名干部于7月10日赴陕,配合当地政府积极开展援建项目的组织、推动、协调、落实工作。本着先规划再建设,先设计再施工的原则,天津规划设计专家组一行34人7月9日先期赶赴灾区,帮助当地做好震后恢复重建整体规划和援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一批体现天津形象的援建工程项目。7月26日,完成了今年9大类48项项目的论证、规划和设计工作,重点规划全部通过评审,并付诸实施。按《框架协议》要求,截至目前,天津市已拨付了恢复重建项目资金4亿元。
加固维修中小学、居民安置点项目建设是当前对口援建重中之重任务,集中力量,优先安排,目前加固维修各中小学受损校舍工程已全面启动,保证9月1日开学前使用。7月30日,以宁强县汉源镇亢家洞村安置点和略阳县白水江镇权力村走马湾组安置点建设正式启动为标志,援建工作已由规划设计阶段进入施工建设阶段,居民安置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预计11月上旬可建成使用,保证受灾群众过冬。为解决灾后重建所需建材,天津市投资600万元在宁强县兴建了砖厂。天津众建公司投资1000万元与略阳县鸿建公司合作,成立的混凝土搅拌公司已投入运营。
此外,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带着4500多个就业岗位,先后两赴灾区举办招聘专场,目前,来自陕西的近2000名人员已安排到天津市24家企业,就业援助工作处于全国领先水平。10余所技工学校为陕西地震灾区提供技校招生计划1000人,实行免费定向培养,并出台了来津务工就业和求学人员综合援助政策。市教委组织教育界10名专家8月11日抵达宁强和略阳两县,为地震灾区4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心理康复、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培训,并为灾区的30名中学生在津举办了夏令营。团市委选派青年干部到两县的团县委挂职锻炼,直接协助当地组织团员青年投身灾后重建工作。市残联与陕西省残联签订《对口支援地震灾后受灾残疾人和残联系统恢复重建框架协议》,就优先解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条件、建设和修复为残疾人服务的基础设施、解决因灾致残的新增残疾人急需的辅助器具等方面达成了协议。市红十字会、市青基会、市残联及相关企业等还捐赠了大量学习用具、残疾人用具,援建了广播发射台等项目,捐赠资金、物资累计近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