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重庆市构筑法律援助"三条保障线"确保"应援尽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8月21日   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

    今年上半年,重庆市法律援助工作围绕“应援尽援”目标任务,通过深化实施法律援助“民心工程”,构筑法律援助机构、人员和经费“三条保障线”,完善便民政策措施,有效增强了法律援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改善民生的能力。据统计,上半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472件,比去年同期增长23.8%,其中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5964件,同比增长2325件,增长63.9%;受援人免交法律服务费用1907万元,为受援人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达8947万元,同比增长45%。

    一、深化实施法律援助“民心工程”。按照继续实现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和“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工作要求,继续开展以实现“应援尽援”、服务和谐重庆为目标的“法律援助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有效发挥法律援助、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司法鉴定“五支队伍”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检查,将法律援助办案专款列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内部审计重点,坚决杜绝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法律援助工作经费和“应援不援”的情况。

    二、构建和完善法律援助机构、人员和经费“三条保障线”。 一是健全完善法律援助网络,构筑法律援助机构保障线。设立了市级法律援助机构;明确法律援助机构性质,大力推进法律援助机构改性和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二是着力解决法律援助队伍人员编制问题,构筑法律援助人员保障线。三是积极落实政府责任,构筑法律援助经费保障线。截至日前,全市法律援助财政拨款达到1433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72.8%。其中,市财政首次对区县预安排法律援助办案专款530万元。

  三、完善法律援助的便民政策措施。一是建立“法律援助快速通道”,对涉及震灾的法律援助申请暂不审查其经济困难状况,符合条件的当日审批,并在12小时内指派专人及时办理。二是推行法律援助“网上审批”,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法律援助质量。三是会同市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加强民事行政检察暨法律援助工作的协作意见(试行)》,强化检察机关与法律援助机构的双向监督,形成工作合力,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申诉难、胜诉难”的问题。 

 
 
 相关链接
· 重庆:法律援助为300多名农民工讨回46万多元工资
· 重庆多项措施积极向灾区和受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
· 重庆开通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专线
· 重庆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法律援助“应援尽援”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