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记者从贵州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贵州省出台《贵州省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实施方案》、《贵州省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实施方案》、《贵州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政策法规、队伍建设与监测评估工作实施方案》3项方案,将推动贵州省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贵州省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实施方案》,主要突出社会公益性,拓展和完善现有基础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发挥科普设施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丰富科普设施活动内涵,增加各类公共基础设施和专业设施的科普功能,发挥其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作用。在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过程中,将基层科普设施建设纳入文明城市评比和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考核内容,推动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和城市社区科普设施建设,争取为有需求的市(州、地)、县(市、区)配备科普大篷车,争取国家在西部地区援建项目“安康亲情图书站”在贵州省实施,组织实施中国科协“青少年工作室”建设项目。
结合贵州省实际,研究制定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专业科普场馆,研究制定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团体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场地设施的政策和措施,推进有关科普税收优惠政策在贵州省的落实。
《贵州省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实施方案》,主要是繁荣科普创作,引导、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开发,制定重点科普创作选题规划,加大奖励和扶持优秀原创科普作品力度,开发一批公共科普资源;以科普资源库开发建设为主导,搭建科普资源交流共享平台,为公众提供更多的科普公共产品和服务,建设全省科普产品与信息资源库,实现优质科普资源共享;营造有利于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的政策环境,推动贵州省工业、农业、交通、生态环境、医药卫生等行业和领域的科技研究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科普资源,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充分保护各类科普资源的知识产权,创造公共科普信息资源公平使用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普资源中的作用。
《贵州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政策法规、队伍建设与监测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研究提出促进科普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制定科普工作表彰奖励制度,加强新时期的科普理论研究,抓好全民科学素质宣传教育总体部署,研究制定增加科普投入、科普税收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推动高水平的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培养科普专业化人才,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专业知识及理论支撑,全面提升在职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充分调动和发挥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中的积极作用,繁荣科普创作,组织科普创作队伍,对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组织予以表彰和奖励,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鼓励、支持民营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