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中国气象局决策服务中心获悉,近期,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和黄淮地区多次出现降雨天气,大范围降雨对减轻干旱、增加水资源和促进秋收作物生长发育非常有利。
据悉,今年7月至8月上旬,北方大部降水量异常偏少,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其中,陕西中北部、山西大部、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大部等地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25%~80%。山西省平均降水量仅有59.1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81.1毫米,为1961年以来最小值。
8月7~23日,北方大部多次出现降水天气,土壤墒情得到改善、气象干旱缓解。其中,华北、东北东南部及陕西、内蒙古中部降水量达50~100毫米,山西北部、河北中部及京津地区降水量有100~200毫米。
气象专家称,有效的降水使土壤墒情好转,甘肃河东地区、内蒙古中部、陕西和山西较严重的气象干旱得到缓解或缓和;增加了部分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对秋冬季节用水和抗旱极为有利;利于秋收作物生长发育和草原牧草的恢复生长。
另悉,针对近期的降水过程,北方有15个省(区、市)气象局组织了人工增雨作业,共作业800多次;实施飞机增雨作业21次,飞机作业时间达44.5小时,有效地增加了北方旱区的降水。(中国气象报 郭起豪 王龙 阳揣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