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8月27日),湖北省公布最新居民死因调查,30年来城乡居民总体死因下降,恶性肿瘤死因呈上升趋势,位列死因前4位的是: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
本次调查在全省3个城区、6个农村地区、566万人中进行,调查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十分之一。此前湖北省曾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做过此类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省城乡居民死亡率为5.88‰,其中城市地区为6.06‰,农村地区为5.78‰,与30年前调查结果相比,城乡居民死亡率下降了40.3%,而恶性肿瘤死亡率由68.3/10万,上升到129.0/10万。
调查还发现,导致城乡居民死亡的恶性肿瘤中,肝癌上升至首位,其次是肺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恶性肿瘤死亡男性高于女性,死亡高峰年龄约为55岁至65岁。
省肿瘤医院院长、省肿瘤防治研究中心主任陈焕朝分析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趋势和社会工业化进程相关,且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脂肪、高热量食品摄入过多,腌制、熏制、煎炸食品比较广泛,有些基础蛋白与能量摄入不够;嗜酒、嗜烟,生活不规律,缺少锻炼与运动等,都是造成消化系统肿瘤高发的原因。
他指出,居民对癌症防治知识的匮乏,基层医疗单位缺乏肿瘤诊疗基础设施与技术力量,以致漏诊、误诊、延诊、延治等现象较普遍,城乡弱势人群因无经济承受能力拒诊拒治现象也不少见,这也是造成恶性肿瘤死亡率上升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