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运会筹备期间,气象部门制定了为“高水平、有特色”北京奥运会提供优质高效气象服务的标准:即建设一套现代化的气象服务软硬件基础设施,明显提高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培养一批能够胜任大型活动气象服务的气象科技人员队伍;明显提高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气象保障能力;做到开幕式等大型活动气象预报准确、服务及时;奥运会组织与承办机构、各国运动队都能感受到气象服务信息的及时有效;奥运会期间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经过对北京奥组委有关部门、开闭幕式运营中心、顺义水上赛场场馆团队、国家体育场场馆团队及城市运行等部门的官员、赛事组织者、裁判、运动员、志愿者和公众的问卷调查和走访,奥运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初步结果显示,奥运会气象服务达到了预定的六项高水平、有特色的标准。
7年间,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气象部门已建立起初步满足公共气象服务需求的现代化气象服务软硬件基础设施,气象监测预报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通过2006年以来的3年演练和申奥以来一系列大型活动服务以及“好运北京”测试赛气象服务的实战锻炼,培养了一批能够胜任大型活动气象服务的气象科技人员,气象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气象部门应对突发性事件和高影响天气的应急气象保障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奥运会开闭幕式气象预报准确、服务及时,并在奥运史上首次成功进行了人工消减雨作业。另外,在奥运会期间,气象部门通过广播、网站、电视、电话、手机短信和显示屏等多种方式和渠道,为公众观看赛事、出行和旅游等提供了“贴心”的预报服务,奥运大家庭的成员充分感受到了气象服务信息的及时有效。通过公众满意度调查,奥运会期间气象服务公众的满意度达到了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