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上午,中德农业联委会第三次会议暨中德农业企业家论坛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德国食品、农业及消费者保护部议会国务秘书米勒博士、新疆自治区副主席钱智出席会议和论坛开幕式并分别致词。

开幕式后,牛盾副部长与米勒议会国务秘书主持召开了中德农业联委会第三次会议。双方就多哈农业谈判、粮食安全和生物能源等国际性问题交换了意见,就进一步加强中德农业合作进行了讨论。
牛盾指出,中国对前不久在日内瓦召开的WTO小型部长会议谈判破裂表示十分遗憾。为推动此次谈判取得成功,中国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中欧在农业谈判中存在许多共识,中国愿与欧盟一道共同努力,为争取早日达成一个平衡的、能够充分体现多哈发展授权的结果作出贡献。
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牛盾指出,这次粮食市场的严重波动是多方面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中国农业历来把保证13亿人口吃饭作为最重要的任务。中国粮食及主要农产品供应必须立足自给自足,这是中国的需要,也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贡献。解决世界粮食问题的关键是需要各国要本着共同发展的理念,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在谈到发展生物质能源时,牛盾强调,中国发展生物质能源不能以牺牲粮食安全为代价来换取能源安全,这是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中国发展生物能源的方针是:一是严格控制用玉米、油料等粮油产品生产生物燃料。二是必须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三是充分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农村废弃物发展农村沼气。
牛盾表示,中德农业合作基础好,潜力大。特别是2006年中德农业联委会成立以来,两部间高层和专业考察团组互访频繁,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在畜牧、农机以及经贸等方面的互利合作。并对下一阶段的合作计划提出了几点建议:积极推进中德农业现代化示范农场项目,加强农业机械化合作;加强牛育种和饲养合作以及乳制品加工合作;促进中德农业科技合作;开展植物新品种保护和种业合作;加强农产品贸易促进合作。
米勒表示,在双方的积极努力下,近两年多来,中德在农机、畜牧等领域的合作项目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如在中国新疆、内蒙等地进行的牛育种和改良等合作项目,德方对此表示满意。德国愿意与中国在WTO农业谈判以及粮食安全等方面加强沟通与合作,谋求共同立场,共同应对全球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愿意继续在现代农业技术示范与推广、动物育种和饲养、乳制品和肉类、农业机械方面加强合作。
双方还举行了中德农业企业家论坛,来自新疆农业、畜牧和农机等系统的有关部门、科研机构以及企业与来访的德国农业企业代表团共100多名代表参加,并就动物育种与饲养、肉类加工、农业机械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增进了了解,为促进合作奠定了基础。
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姚向君副司长、畜牧业司王宗礼司长、新疆自治区农业厅艾则孜·克尤木厅长、畜牧厅胡拜都拉·哈赛因厅长、建设兵团农业局刘庆发副局长等出席了上述会议和论坛活动。
会后,代表团还赴新疆伊犁州考察了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