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至2日,广东省长黄华华率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汕尾市,就如何进一步破解科学发展难题、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促进汕尾及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问题进行调研。他先后深入产业转移园区、生产企业和建设工地,详细了解汕尾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最后,在听取了汕尾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汇报后,黄华华作了重要讲话。
黄华华指出,汕尾市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各项决策部署,特别是以落实粤东会议精神为契机,通过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打造活力汕尾、人文汕尾、和谐汕尾、清新汕尾,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比2002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5.4%,增幅高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二是产业结构逐步得到调整优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初步形成了电力能源、电子信息、食品制造、纺织服装、金银珠宝首饰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专业镇快速发展。三是外源型经济迅猛发展,内源型经济活力显现。2007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增长31.5%,增幅居全省第二位。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9.3%.四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五是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今年以来,汕尾市坚持一手抓支援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一手抓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58亿元,同比增长14.9%,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汕尾市近年来能够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是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汕尾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级领导班子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带领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黄华华强调,汕尾是粤东地区的重要城市,理应在我省推动新一轮大发展大提高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受自然禀赋条件、历史发展差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汕尾目前无论经济总量还是人均生产总值都还不大。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做大经济总量,仍然是汕尾面临的主要任务。汕尾要认真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既要狠抓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又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切实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在粤东地区距珠三角和港澳地区最近的区位优势、深水岸线和湾区众多的海洋资源优势、可开发景点丰富和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资源优势,以及可开发利用土地余地大的土地资源优势,既立足于解决当前困难、推动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又放眼长远、千方百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上“四个新台阶”:一是以增强发展后劲为着力点,推动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上新台阶。要以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等设施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厦深铁路汕尾段等已列入省新十项工程的重点项目建设。注重提升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市区公用设施。二是以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方向,推动产业建设上新台阶。要尽快走出一条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发展新路,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积聚力量、夯实基础。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特别是要以信利、德昌电子等骨干企业为龙头,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形成相互配套、协调发展的产业链。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努力使海洋产业成为汕尾经济的新亮点。积极发展旅游业,突出“红、蓝、绿、古”四大主题,打响特色旅游品牌。狠抓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和高效农业,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三是以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为契机,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上新台阶。要抓好园区招商,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产业转移园区,不断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和服务平台。要走出去招商,主动与产业转出地进行协商沟通,通过建立产业承接项目库以及重点招商对象名录等办法找准产业转移对接点。注重招商选资,把引资的对象重点放在发达国家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国内民营企业、有实力的中央企业以及港澳台企业等四个方面。四是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重点,推动软环境建设上新台阶。要继续解放思想,通过层层发动,努力把全社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到推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让想干事的人能干事、干成事。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大力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