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甘肃省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翻一番目标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14日   来源:甘肃日报

    记者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9月1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省委、省政府今年为民办的“14件实事”之一,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翻一番的目标已经实现,2008年全省新农合各级财政补助资金14.76亿元已基本到位,全省参合农民人数达到1869.12万人,平均参合率为93.2%。今年上半年已为212.4万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用3.28亿元,平均补偿1235元,实际补偿比例达53%,较去年853元和38.7%的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据介绍,甘肃省新农合制度于2003年开始实施,2007年,较国家要求提前一年实现了新农合制度覆盖全省农村人口的目标。几年时间里,全省各级政府不断加大财力支持,为新农合制度健康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2003年至2007年,全省共筹集新农合基金14.11亿元,其中财政补助10.83亿元,累计有1472万多人次享受到新农合补偿,共补偿资金近9亿元,由于新农合的推行,全省农民住院率由2003年的1.54%提高到2007年的3.41%。从今年开始,中央财政对甘肃省参合农民的补助,由去年的人均20元提高到40元,并要求地方财政相应地将补助标准翻一番。省委、省政府将新农合补助标准翻一番纳入今年为民办的“14件实事”当中。

    今年,随着人均筹资标准的提高,甘肃省在重点补偿住院医药费用的同时,还兼顾门诊医药费用的补偿,并将部分慢性病门诊大额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范围。同时,把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住院分娩优先纳入统筹补助范围,给予定额补偿或免费分娩。对连续参合而没有得到大病补偿的农民,组织进行体检,并建立了健康档案。这些利民措施,进一步扩大了参合农民的受益面。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9月1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了让参合农民得到更多实惠,甘肃省将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从2009年开始,全省农民个人缴费标准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20元,达到农民参合基金人均100元的水平。

    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甘肃省正式启动,当年,全省筹集新农合基金仅有2429万元。2007年,全省新农合基金已经达到9.43亿元。今年,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对新农合补助标准翻了一番,全省共筹集新农合基金16.76亿元,超过了过去5年的总和。全省人均筹资标准由2003年的30元提高到2005年的50元,再提高到今年的90元,河西的一些县区已经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国家要求,随着新农合筹资水平的提高,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同时,要合理划出一部分新农合基金用于门诊统筹,不断扩大受益面。据此,从2009年起,甘肃省将全面推行统一的“住院统筹+门诊统筹”模式,并逐步统一补偿方案,统一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统一门诊和住院统筹分配比例。同时,严格界定新农合基金补偿范围,补助标准翻番以后,新增基金都要用于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重点提高补偿比例和水平。在全省建立和实施新农合审计制度,把新农合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情况纳入当地审计部门的年度审计计划,定期开展专项审计,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今年年底,全省将完成县级经办机构联网运行,做到网络信息传输和网上监控,以信息化促进新农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记者 宜秀萍 实习生 马丽媛)

 
 
 相关链接
· 2008全国乡镇中小企业合作经贸洽谈会在甘肃举行
· 甘肃与发达地区劳务对接暨发展劳务经济会议召开
· 甘肃兰州对36家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进行全面排查
· 甘肃陇南灾后重建:大规模撤并学校 整合教育资源
· 甘肃狠抓农村公路建设质量 对存在问题公开曝光
· 甘肃开展制止干部公款出国(境)旅游工作成效明显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