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启动运行大会在京召开。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副局长矫梅燕出席了会议。
郑国光指出,成立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是贯彻党的十七大重要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工作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国家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改革新形势,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中国气象局党组推动全国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上的探索和创新,也是强化国家级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部署。公共气象服务涵盖面很广,随着气象部门行使社会管理和公共气象服务职能越来越拓展,成立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意义深远,任务繁重。
郑国光强调,要分阶段扎实推进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建设,要在业务管理和运行机构组建起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不仅要做好国家级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还要指导全国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
矫梅燕指出,要进一步认识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的能力建设。她说,要加快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的业务能力;要加快建立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的运行机制;要重视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加强上下、左右的沟通、合作,共同探索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的新路子。
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任孙健在会上致辞,介绍了该中心的组建情况和工作宗旨。
据介绍,现阶段中心下设三个管理机构和产品服务室、网络服务室、科普宣传室等三个业务机构,承担国家级公共气象信息收集、产品加工、制作和服务;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服务;全国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建设;中国天气网、中国兴农网等公共气象服务门户网站的建设与运行管理;科普宣传以及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公众满意度调查等业务。
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是中国气象局直属业务单位,肩负国家级媒体气象服务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服务以及全国公共气象服务的业务技术指导等工作。5月8日,该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中国气象报记者付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