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重庆联交所共完成各类产权交易项目5300余宗,实现交易额超过1050亿元,年均成交金额近240亿元。
重庆联交所2004年3月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7年5月,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升级为全国中西部地区唯一从事中央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全国性市场,一举改变了中央在渝企业若要进行国有产权转让交易,只能远走北京、天津和上海产权交易所进行交易的格局。
“虽然已取得全国性市场的资质,但与京津沪平台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重庆联交所负责人认为,随着重庆战略地位的提升,重庆联交所的市场潜力很大。重庆作为我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中央在渝企业有335家,存量资产共1600多亿元。而整个西部加上重庆周边的中部地区(湖南、湖北)共有央企4000多家,总资产近3万亿元。
这位负责人表示,由于在全国和全市层面公开披露了产权转让信息,转让价格明显高于资产评估结果,有效避免了暗箱操作、低估贱卖等突出问题,使进场交易的资产平均增值20%左右。其中,重庆联交所采用了国务院国资委倡导的先进的网络竞价方式后,通过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价,使竞价的项目平均增值40.82%(其中2008年达到60%)。国有资产的阳光交易,有效地实现了反腐倡廉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也较好地实现了交易所这一市场“更好地发现投资者和发现价格”、“更好地发挥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等市场化功能。
“这样的模式,对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国有资产流动和重组、优化国有资产结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起到了重要作用。”市国资委人士评价说。
专家认为,重庆联交所对重庆在中西部地区资本市场的集聚、辐射和带动力作用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将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同时,其功能的不断延伸,将为促进重庆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经济中心地位提供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