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农业部将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再生稻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0月04日   来源:农业部网站

    各地按照农业部统一部署和要求,开发利用南方秋冬季资源,大力发展再生稻,促进粮食稳定发展。据农业部农情调度,今年四川、重庆、福建、湖北、江西、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等9省(区、市)再生稻蓄留面积75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50多万亩。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充分利用光温资源,实现增粮增收。再生稻一般是在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地区,在中稻收获后,利用秋播前两个多月的空闲时间,蓄留一季再生稻,充分利用秋季光温资源,多产一季稻谷。按再生稻每亩产量150公斤计算,全国750万亩再生稻,可增产稻谷22.5亿斤。

    二是一种两收,省工省种。再生稻不需播种、育秧、插秧、中耕耘田,只需选用再生力强的品种,施用催芽肥并进行护苗、防病虫等农事活动,种一季可收两季稻,而且节种节工,经济效益好。据测算,再生稻每亩仅需投入20公斤左右尿素、4克左右的“920”,亩生产成本(含物化成本和人工成本)只有120元左右,与一季中稻相比,生产成本仅相当于1/5。

    三是单产潜力大,稻米品质较好。近年来,一些地区积极探索再生稻高产栽培模式,特别是通过适时早播、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平衡施肥、高留稻桩、化学调控等措施,再生稻每亩产量可达300公斤以上。同时,由于再生稻生长过程处于温差较大的秋季,稻谷品质一般比头季稻高一个档次,且口感较好,市场价格比头季稻每公斤高0.2元以上。重庆市已开发出优质再生稻米品牌,成为市场的抢手货。

    据专家分析,我国南方较为适宜种植再生稻的地区,一般在有水源条件、海拔300米的单双混作区,面积潜力在2500万亩以上。农业部将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南方再生稻发展。

    一是尽快编制并实施《南方水稻产区再生稻发展规划》,指导各地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发展再生稻,力争用5年时间,全国再生稻面积达到1500万亩以上。

    二是加快品种的选育与推广,组织各地对当地水稻品种进行再生能力鉴定,筛选适宜的品种,加快推广。

    三是组织开展再生稻高产示范,建立县、乡、村各级再生稻示范片,示范带动大面积增产。此外,还要研究提出扶持再生稻发展的政策。  

 
 
 相关链接
· 农业部发紧急通知要求加强稻飞虱等重大病虫防控
·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稻飞虱等重大病虫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 农业部:第七届稻博会将于2009年1月在海口举办
· 农业部紧急部署防控两种迁飞性害虫迁入南方稻区
· 农业部:早稻面积连续2年下降 坚决遏制稻田撂荒
· 农业部将加速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 促进稻农增收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