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天津加快新农村建设有农区县重大项目投2842亿元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0月13日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

    10月10日,在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向在津主要媒体,通报了天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这次新闻发布会,正值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社会各界十分关注天津农村改革发展进展情况。

    改革开放30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一直十分重视“三农”工作,认真落实中央的部署,并紧密结合天津实际,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取消了“三提五统”和农业税费,实施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家资综合直补;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组织开展免费为农民检查身体,出台了全市统一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启动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工作;率先全面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施了“351”农民培训工程。

    改革开放给天津农村带来巨变。一是农村经济全面繁荣,经济实力迅猛增长。2007年,天津有农业区县的生产总值达到1486亿元,比30年前增长294倍。二是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生产能力显著提高。200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40.7亿元,比30年前增长35倍。三是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非农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2007年,非农产业增加值达到1382.7亿元,占农村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90%,比30年前提升了36个百分点。四是农村环境面貌显著改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80%的乡镇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过,70%的乡镇实现了集中供水,20%的镇实现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五是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52元,比30年前增长56倍,年均增长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走在全国前列。近两年多来,天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迈出新的步伐。一是以设施农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实现新突破。到今年9月底,已建成设施农业7.2万亩,在建3.7万亩,相当于过去十几年的建设规模。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60个,进入产业化体系的农户达到78%。二是以建设大项目好项目为重点的非农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目前,12个有农业的区县策划和实施了两批共267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到2842亿元。三是以示范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城镇化实现新突破。运用宅基地换房办法,开展示范小城镇建设,今年累计将有10万农民迁入新居。四是以增加收入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重点的农村民生工作实现新突破。今年前9个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9288元,同比增长11.9%。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1500元。54万农村老年人享受到政府发放的养老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了全覆盖,参合率和筹资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五是以植树造林和环境整治为重点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实现新突破。围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实施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大规模植树造林等一批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六是以深入搞好“三级联创”活动为重点的农村基层三项建设实现新突破。

 
 
 相关链接
· 特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X光检测机在天津研制成功
· 天津:机动车原号牌可为原车主保留半年
· 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规定(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13号)
· 营造环境推动发展 滨海新区出台八个指导意见
· 展示社区教育成果 倡导全民终身学习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