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由国家质检总局组织、18个省(市)质监局选派的20名优秀干部在成都集结,标志着全国质监系统对口援建四川干部人才工作正式展开。
汶川大地震使四川省质监系统遭受重创,受损金额达2.55亿元,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十分艰巨。地震发生之后,国家质检总局和全国各地质监部门迅速向灾区伸出了援助之手,从资金、物资、技术装备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四川质监灾后重建提供了硬件基础。然而,灾后恢复重建要富有成效,核心在人才,关键在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软件”也必须及时跟上。
关键时刻,国家质检总局与全国质监系统再次向四川灾区伸出援助之手,对四川质监系统给予人才支持。国家质检总局专门向承担对口援建任务的广东、山东、北京、浙江等18个省(市)质监部门发出了《关于选派干部对口支援四川省质监局的通知》,要求各省(市)局选派1至2名政策理论水平高、专业技术精湛、协调落实能力强的干部,深入四川18个重灾县(市)进行为期半年的对口培训。
接到任务后,18个省(市)质监局十分重视,都在第一时间研究布置、安排落实,根据总局要求选派出了自己的精兵强将支援四川质监系统,积极参与到灾后重建工作之中。在18个对口援建省市质监局援川干部当中,有来自基层的市(县)局长,也有各方面的技术骨干和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