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黑龙江扶贫开发确定三项重点工作 主抓农民增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0月22日   来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日前召开的黑龙江省扶贫开发兰西现场会对扶贫开发工作做出重大调整部署。今后全省扶贫开发将以突出抓农民增收项目为核心,着力做好三项重点工作,即全力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民技能素质整村培训和系列转移,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组织贫困农民发展养殖业、特色和非农产业,加强农业产业化步伐。力争到2011年,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0%以上,实现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经营;富余劳动力全部实现转移就业,劳务收入和畜牧业收入占人均收入的50%以上。

    土地流转有新突破

    总体要求是,科学调整贫困村整村推进规划,把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纳入规划项目之中;积极引导,因地制宜地组织贫困群众开展土地流转;科学确定适应贫困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组织形式;抓好贫困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各地要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坚持“自愿、依法、有偿”原则,鼓励和引导贫困户沿着规范、有序、规模的方向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动土地流转,要从实际出发,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决不能搞一刀切。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教育、引导农民自愿、主动流转土地。要按照《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操作,严格程序。

    全省尚未实施完成整村推进的1500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村的土地流转规划面积都要达到耕地面积50%以上,努力实现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各地要抓好规划调整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年底前完成。目前正在实施整村推进的第四批贫困村更要提前完成,为明年实施规划项目做好准备。同时,为进一步鼓励农民参与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积极性,各地要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加快培养新型农民

    现代农业建设要求培养作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新型农民。今后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培训要适时调整,着力提高贫困村劳动者素质、拓宽转移渠道。力争到2011年,全省贫困户劳动力转移达到4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0亿元。从2009年开始,我省在乡、村进行培训的贫困户劳动力实施全免费,县以上的培训给予定额补贴。针对贫困村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科技意识不浓、发展现代农业能力不强的实际,实施整村培训,着力培养发展现代农业的明白人。着眼于把实施整村推进贫困村的基层干部培养成为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领导发展能力强、群众观念强的“四强型干部”。协调工商、税务等部门与培训基地,联合对贫困村中从事农产品流通的农民进行培训,努力培养一支遵纪守法、善于经营、具有现代物流意识的农民经纪人队伍。

    产业化经营要做大

    组织贫困农民发展养殖业、特色和非农产业,加强农业产业化步伐。今后,各地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贫困地区经济的一件大事来抓,贯穿于扶贫开发全过程。下一步,要继续加大培育龙头企业的力度,力争到2009年末,新认定国家和省级扶贫龙头企业30家;力争到2011年,全省贫困村畜牧业产值达到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  

 
 
 相关链接
· 铁道部与黑龙江签署加快黑龙江铁路建设会议纪要
· 黑龙江:每所希望小学援建标准提高至40万元
· 黑龙江开展"汇聚青春力量共建文明龙江"统一行动日活动
· 科技部与黑龙江签署《部省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
· 黑龙江首家林权流转活立木交易中心启动运营
· 黑龙江垦区打造300亿斤商品粮战略基地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