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内蒙古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形势严峻现状,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卫生厅对防控工作作出部署。这是记者在10月20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兽医局召开的媒体通报会上了解到的。
做好防控布鲁氏菌病工作,一是要抓好畜间布鲁氏菌病免疫,保证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二是做好检疫工作,重点是对调运的牲畜严格把关,经批准可以调运的牲畜,必须派兽医人员到调出地实施检疫,合格的才可以调入,调入后必须实施30天以上的隔离观察,经再次检疫合格的方可混群饲养。三是认真开展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充分掌握辖区内布鲁氏菌病流行规律和特点。适时组织做好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工作,监测合格的奶牛要建档立卡,颁发“健康合格证”,监测不合格的奶牛要禁止出售牛奶,监测不合格的种畜要禁止使用。四是抓好疫情报告和处理工作。布鲁氏菌病是国家规定报告的疫病,各级农牧部门发现疫情或接到疫情报告,必须及时通过动物疫情网络向自治区报告,同时要立即派人到现场,采取隔离、扑杀、销毁、消毒、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控制措施,迅速扑灭疫情,有效控制疫情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