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上午,铁道部举行落实“三不让”承诺爱心助学座谈会,受“三不让”政策资助的黄荣等13名铁路困难职工子女,汇报了考入大学后的学习生活情况,表达了对铁道部的感激之情。铁道部党组成员、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主席国一民向学子们转达了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对大家的亲切问候,并勉励他们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2004年年初,刘志军代表部党组向全国铁路职工作出“不让一名职工看不起病,不让一名职工子女上不起学,不让一个职工家庭生活在当地贫困线以下”的承诺,确保全国铁路每年有10亿元以上的资金用于解决帮困、助学和职工大病医疗救助问题。正是“三不让”政策的助学活动,使困难职工子女圆了大学梦。
“‘三不让’承诺是部党组建设和谐铁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组织要把贯彻落实‘三不让’承诺作为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确定目标,加大力度,切实抓好帮困、助学、助医,扎扎实实落实好‘三不让’承诺。”近日,刘志军部长在谈到“三不让”承诺时语重心长地说。
座谈会上,热烈的掌声不时响起,真挚的发言催人泪下。黄荣等13名大学生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他们是武汉、哈尔滨、沈阳、北京、太原、呼和浩特、上海、南昌铁路局困难职工子女代表。学子们纷纷表示,“上学不忘部党组,成才不忘‘三不让’”。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黄荣代表在座的大学生发言,感谢铁路“三不让”的好政策。黄荣是武汉铁路局江岸车辆段职工黄仲华的女儿,9岁时父亲因公去世后家庭陷入贫困,她和妹妹面临辍学危险。经铁路“三不让”政策救助后,姐妹俩双双考入北京高校。
今年10月12日,黄荣考上北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她在给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的来信中这样写道:“每每漫步于美丽的未名湖畔,徜徉于博大的图书馆,我都会从心底感激铁路‘三不让’的好政策和铁路叔叔阿姨多年的爱心接力,是你们铺就了我和妹妹这样贫困学子的求学路。”据悉,很多受“三不让”政策资助的铁路职工子女纷纷在考入大学后,向铁道部及相关铁路局表达过感激之情。
记者从铁道部了解到,作为铁路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今年的“三不让”助学活动着力解决困难职工子女和在地震、洪涝等灾害中受灾职工子女的上学难问题。自2004年9月以来,铁路“三不让”政策共发放助学金1.3亿元,使2.9万名像黄荣一样的困难职工子女安心上学。(记者 和平)
铁路“三不让”承诺铺就困难职工子女求学路
“是‘三不让’承诺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报答大家对我们的关爱。”这是一对孤儿姐弟含泪给铁道部的深情致谢。记者从铁道部获悉,近年来,在“三不让”承诺帮助下,数万名困难职工子女得以继续学业,立志成才。
“不让一名职工看不起病,不让一名职工子女上不起学,不让一个职工家庭生活在当地贫困线以下。”这掷地有声的“三不让”承诺,饱含着铁道部党组的关爱,为困难职工撑起了一片蓝天。
助学是“三不让”承诺的重要内容之一。自其实施以来,全路助学机制不断健全,助学渠道更加畅通。铁路各单位不断修订完善助学方案,普遍建立了基层站、车间、班组三级困难职工信息联络网和工会会员联系点制度。只要有困难职工子女上学的信息,就有多种渠道反馈到各级工会组织,使孩子们能得到更为迅速有效的帮助。同时,各单位助学力度普遍加大,助学方式也更加灵活多样。今年以来,铁路运输系统共发放助学金4380万元。
署名为“铁路的女儿”的大学生童欣在感谢信中这样写道:“在铁路这个大家庭里,贫穷不会让人孤单,困难不会让人无助。这也许是每一位受到‘三不让’承诺关爱的铁路家庭最真实的感受。”为落实好“三不让”承诺,把部党组的关爱传递给每名职工,铁路各单位开展广泛宣传,使大家认识到,助学活动是新时期发扬工人阶级友爱精神的互助工程,是关心下一代的希望工程,是惠及困难职工的德政工程,从而发动更多的职工加入到助学行动中来。同时,各单位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搞好调查摸底、资金筹集、组织实施工作,确保救助及时到位。“三不让”承诺帮助一个又一个困难家庭渡过难关,迎来希望。
物质的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贫穷。“三不让”承诺是一份爱的承诺,不仅给予学子们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给他们一种精神上的教育和支持。在助学活动中,全路各单位把助学与扶精神、扶志气结合起来,在物质助学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助学、智力助学,通过经常性的家访谈心和“一帮一”结对子,聘请刚毕业的优秀青年大学生对他们进行辅导,帮助每个孩子完成学业,立志成才。学子们纷纷表示,当自己有能力之后,将会义无反顾地将这份爱回馈给社会和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三不让”承诺播下的是一份永远的爱心,这份爱心将不断地传递下去。(记者 高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