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政策的转型中,海南特区先行先试,已经率先出招,在农村地区取消出生间隔,有效改善了该地区的出生性别比。同时,海南在全国率先实行严格的新生儿实名登记制度,有效地掌握了较为准确的生育信息,为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生育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这是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赵白鸽,在“中国改革下一步:变与化与选择”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上向与会者透露的信息。
依照我国原有的生育政策,农村一胎和二胎之间应有一个出生时间间隔。而实践中,该政策被部分人利用,以不符出生间隔为借口对胎儿进行选择性流产,导致新生儿的男女性别比上升。目前,我国出生性别比已经超过120,远远超过国际警戒水平。而海南通过实名登记获取的出生信息已经表明,取消出生间隔正在改善出生性别比,将成为我国出生政策的一项重要改革。
赵白鸽表示,本月4日国家人口和计生委将在海南昌江召开现场会,交流海南农村地区进一步完善出生政策上的做法和经验。
论坛开幕式上的听众提问环节,赵白鸽成为被提问最多的嘉宾。4个问题中有3个指向了“人”的问题。
“优先投资于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下一步改革的必由之路。”赵白鸽在主题发言中说,世界各国的竞争最终聚焦于人的发展,聚焦于人力资本,我国下一阶段的改革必须着眼于人力资本的提升做出新的政策选择。
赵白鸽表示,过去10年来,把重视人的价值和全面发展的理念如何引入实践一直是我国在不断探索的问题。目前,我国的人口政策和实践也在发生转型:从重视人口数量向统筹考虑人口问题转型,包括人口的数量、素质、迁移等各方面;从以行政和指令手段为主向多种手段综合控制转型,包括经济、医疗、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未来,在公共政策制定时还将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
赵白鸽介绍说,30年来,中国人口总和生育率从5.8降至1.8左右;婴儿死亡率从42%。下降到15.3%。;孕产妇死亡率从1990年的94.7/10万下降到2007年的36.6/10万;人口预期寿命从不足68岁提高到73岁以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贫困人口持续减少,从2.5亿下降到2006年的2148万。从人类发展指数这一代表国家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来看,中国从1975年的0.523提高到2007年的0.781,从1990年的第105位上升到第81位。(记者 彭青林 官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