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杨铁军会见了来访的日本专利信息机构专务守屋敏道一行。双方就专利信息及机器翻译系统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沟通。
杨铁军对守屋敏道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并向其介绍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与机器翻译系统有关情况。杨铁军指出,20多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建设在中国专利信息资源库建设和向社会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高质量专利信息资源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机器翻译系统正在接受国内外用户的试用和测评。他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将通过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新技术优化翻译引擎和不断更新词库的途径改善该系统的服务质量,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加强与日方合作,使机器翻译系统能够更好地为国内外公众提供服务。
守屋敏道介绍了日本专利信息机构的相关情况。他说,日本专利信息机构成立已经超过20年,作为日本特许厅的服务窗口,承担专利信息普及的责任,机器翻译是其致力研究的一个课题。他希望能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开展合作,使专利信息能够跨越国界,实现共通。国知识产权局国际合作司和专利局自动化部、中国专利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见。(杨丹)
杨铁军在京出席SIPO-EPO自动机器翻译国际研讨会

11月4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欧洲专利局在京联合举办“SIPO-EPO自动机器翻译国际研讨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杨铁军和欧洲专利局中国项目高级主管佩德罗·欧桑纳先生出席研讨会并致辞。
杨铁军指出,在知识产权领域尤其是专利领域,语言的多元化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挑战。为此,世界各主要专利局先后开展了专利文献自动机器翻译工具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目前,自动机器翻译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各专利局促进专利信息传播与利用的重要工具之一。欧、日、韩等局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都已经开发了各自的机器翻译系统,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术语管理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杨铁军表示,本次研讨会为与会代表搭建了一个交流观点、探讨问题、分享经验的平台。他希望研讨会能为机器翻译技术的未来发展带来一些新观点、新思路,进一步推动相关研发和完善工作;同时也为进一步促进各专利局、各机构未来在自动机器翻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帮助。
研讨会围绕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展开交流,主要介绍了当前机器翻译系统在中、欧、韩、日等主要非英语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机构中的开发和应用,并就当前机器翻译技术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展开了讨论。
来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欧洲专利局、韩国知识产权局和日本特许情报机构的代表在研讨会上发言。研讨会还邀请了美国专利商标局及法国工业产权局的专家与会。国内外相关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家、学者150余人参加研讨会。
据了解,国家知识产权局于今年建成了具有全自动在线服务功能、基于混合策略的中国专利文献汉-英机器翻译(CPMT)系统。该系统于今年世界知识产权日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政府网站开通服务,使得国外发明人能够更为有效地对中国专利文献进行检索。这标志着中国专利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利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杨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