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属于典型的非水网地区,黄河、汾河是境内两条主要河流。全省航道通航总里程1156公里,有水运业务的大中型水库及封闭水域45处,渡口、码头共计132道,水运企业31个,监管船舶1000多艘。目前,山西省水运业务已经覆盖11个市。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山西省海事管理基础薄弱、执法装备落后、执法程序不规范,随着水上运输的迅猛发展,对海事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正规化建设对提高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力度,防止船舶污染,维护水上交通秩序意义重大。为此,从今年1月1日起,全省海事系统开展海事管理正规化建设活动,从机构设置、办公场所标识、队伍建设、文明执法等7个方面明确了建设标准、具体要求、实施步骤和验收办法,正规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晋城海事局加强内部基础建设,制定了一图一表、两个规则、12个台账、75种档案、60项工作制度。太原市、吕梁市地方海事局从日常管理入手,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加强档案管理,规范执法行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长治市海事局争取到40万元经费,用于改善办公条件,基础管理得到有效加强。
据了解,今年山西省交通厅安排专项资金162万元,为全省海事系统配发执法车20部、监督艇8艘、对讲机45部、救生衣、救生圈460套。近期,省交通厅第二批装备建设资金199万元计划已经下达,山西省的海事装备和搜救设备将得到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