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财政部:创新思路 建立机制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1月10日   来源:财政部网站

    11月10日,财政部在江西南昌召开全国财政粮食工作会议,就财政系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大财政支农惠农力度,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进行了具体部署。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出席会议并讲话。

    张少春指出,粮食问题事关国计民生,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财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与重要职责。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紧紧围绕国家粮食安全目标,加强财政政策研究,建立健全机制,制定并组织实施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粮油生产大县奖励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宏观经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张少春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以保障粮食安全为中心,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巩固一个基础,提高两个积极性,实现三项提升,做好四个保障”的目标。巩固一个基础,即建立基本粮田保护补偿机制,巩固耕地这个粮食安全的基础;提高两个积极性,即提高农民种粮、政府抓粮这两个积极性,做到农民愿意种粮、政府乐意抓粮食生产;实现三项提升,即全面提升宏观调控能力、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粮食流通效率,为国家粮食安全打下更加稳固扎实的基础;做好四个保障,即通过构建粮食安全有效保障体系,保障粮食市场稳定和经济平稳发展,保障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

    张少春强调,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推进建立八项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基本粮田保护机制,夯实粮食安全的基础;二是建立科学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确保粮食价格稳定在合理水平上;三是建立健全粮食补贴机制,切实保护好农民种粮利益;四是建立种粮成本调控机制,使种粮成本稳定在农民可承受的范围内;五是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六是建立完善高效率、低成本的粮油市场调控机制,实现粮食供求的紧平衡;七是建立高效通畅的粮食流通机制,促进粮食产销衔接;八是健全完善粮油作物保险机制,打造粮食生产的“保护伞”。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负责粮食工作的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关链接
· 财政部公告2008年凭证式(五期)国债利率调整情况
· 财政部:加大政策支持 促边境地区经济贸易发展
· 民政部财政部通知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
· 财政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促进边境地区经贸发展
· 财政部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 财政部调整加强财政监察专员办中央非税收入监缴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