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执行我中第25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船进入西风带,本次考察一项重要的大洋科学项目“南印度洋XBT/XTCD走航观测”已逐渐展开:考察队将在西风带海域里投放200多枚带有温度和盐度传感器的探头,这是我国南极考察首次在西风带海域进行如此密集的科学观测。
据项目执行人、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矫玉田介绍,这是一个针对南极低温水团研究的中美合作项目,其目的是了解南极绕极流和主要峰区的结构以及这些水团在其形成源区中的形成机制。
南大洋是全球气候研究为中心的所有国际合作研究计划的核心研究区之一。科学家们发现,在极端气候环境下形成的南极低温水团,如南极表层水、南极陆架水、南极中层水和南极底层水等,都具有向北半球运动的特点,而且这些水团和环流的物理特性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例如持续升温,就对全球海洋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科学家们对这些峰区、水团在形成源区的形成机制缺乏深入了解。“南印度洋XBT/XTCD走航观测”项目目的就是通过航线现场观测数据,结合历史积累的资料进行研究,为改进南大洋和全球海—气耦合模型作出科学贡献。(田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