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上午,铁道部举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成果交流会,部党组成员分别交流了专题调研的成果。
中央学习实践活动第十八指导检查组组长梁金泉、副组长徐学海和组员赵红、柳征、陈小平、朱伟东,中央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协调三组副组长刘素利和组员牟芳廷、吴祎出席交流会。
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彭开宙,胡亚东,陆东福,卢春房,王志国;部党组成员、纪委书记安立敏;部党组成员、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主席国一民出席交流会并分别发言。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铁道部原副部长孙永福出席交流会。
连日来,铁道部党组成员按照中央的要求和学习实践活动的安排,紧密围绕事关铁路科学发展和和谐铁路建设的重大问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成功经验,深入剖析典型案例,研究思考重大问题,形成了一批调研成果。
刘志军首先简要介绍了他本人进行调研的基本情况和感受。他说,按照学习实践活动的安排,最近一段时期,他主要通过4种方式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一是广泛听取了地方党委、政府对铁路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就如何进一步完善铁路发展规划、加快铁路建设步伐等,与有关省区市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深入交换了意见,形成了广泛共识。二是结合筹办全国铁路运输安全工作会议,就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铁路运输安全工作,分别听取了部分铁路局、铁路办事处、基层站段负责同志和铁道部安全特派员的意见,了解掌握了大量情况。三是围绕铁路建设、运输生产、经营管理、铁路改革等重要问题,听取了部机关有关司局负责同志的情况汇报,就有关重点、难点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四是深入学习实践活动联系点---北京电务段,进行了实地调研,认真听取了基层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从这次集中调研的情况看,无论是各个省区市的领导同志,还是铁路系统的干部职工,大家普遍对党的十六大以来和谐铁路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同时,许多同志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和谐铁路建设和铁路科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和考验也作了深刻的分析,对搞好铁路建设、推进技术创新、深化铁路改革、完善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刘志军围绕三个专题进一步谈了调研情况。他在谈到进一步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快铁路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时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部党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路、新的理念,为铁路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他认为,进一步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加快铁路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就是要进一步叫响加快发展、创新发展、集约发展、安全发展、全面发展这“五个发展”,进一步确立这“五个发展”对铁路工作,对铁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指导作用。刘志军强调,在当前形势下贯彻落实“五个发展”,很重要的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强化“两种意识”。一是机遇意识。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我国铁路已经进入加快发展的历史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要求铁路加快发展,地方党委政府热切期盼、大力支持铁路加快发展,当前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形势需要铁路加快发展,机遇千载难逢,机遇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牢牢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只争朝夕、奋发有为,进一步开创和谐铁路建设的新局面。二是责任意识。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铁路部门的天职。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自我加压、勇挑重担,进一步加快铁路建设步伐,在拉动内需、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作出应用贡献。
刘志军在谈到进一步加大铁路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力度时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铁路取得的历史性进步,无论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是生产关系的变革,靠的都是改革创新。通过最近一个时期的调研思考,认为当前必须在全路进一步深化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为铁路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一是在技术创新方面。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在铁路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其次,要充分发挥企业在铁路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二是在体制创新方面。要巩固和扩大既有的改革成果,充分发挥新体制新布局优势,深入推进运输企业内部的主辅分离,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扩大合资建路规模,促进铁路运输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对铁路改革相关政策的研究,推动铁路运价形成机制改革,争取国家对公益性铁路运输和国土开发性铁路建设给予财政支持,深化铁路股改上市工作。三是在管理创新方面。要强化经营管理责任制,明确各单位第一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责任;加大激励约束的力度,强化对经营行为和经营结果的考核、奖惩,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加强源头治理工作,以建立完善惩防体系为重点,从制度上、源头上防范经营问题和腐败问题的发生。
刘志军在谈到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培养适应和谐铁路建设需要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时指出,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不断发展,随着和谐铁路建设的不断深化,铁路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面临的环境、承担的任务、肩负的责任,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当前,必须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作为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下决心抓紧抓好。一是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的思想观念,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入推进和谐铁路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强化领导干部的知识培训,努力提升铁路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科学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培养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善于驾驭全局、处理复杂问题。三是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领导班子集体决策“三重一大”问题,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确保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四是在实践中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加大干部考核力度,在铁路改革发展的实践中锤炼干部、识别干部、选拔任用干部。五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报告个人重大事项、违反党纪政纪组织处理、诫勉谈话和函询等制度,树立领导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
彭开宙就进一步健全完善铁路劳动组织、收入分配、多元经济发展机制等课题开展了调研。彭开宙在交流会上指出,通过调研了解到,广大铁路干部职工对铁道部党组关于和谐铁路建设的战略思路和决策部署是非常拥护的。当前,铁路系统的劳动用工规范程度较高,铁路职工全部签订了符合劳动合同法的合同关系。下一步,各铁路局应该在职工内退管理政策导向和外购劳务宏观指导、调控上,进一步完善制度、统一思想。他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铁路职工收入以人均12.3%的速度持续增长。今后要在确保职工收入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对收入分配继续加强指导和调控,指导铁路局规范对站段收入分配的管理,继续坚持向基层向一线倾斜。彭开宙在谈到多元经营发展问题时指出,当前多经在产权制度改革、规范管理和拓展市场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要抓住新一轮机遇,把以战略装车点为重点的多经物流产业发展起来,把多经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问题来研究和对待。
胡亚东就进一步深化内涵扩大再生产、健全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提高运输服务质量等课题开展了调研。交流会上,胡亚东在分析了铁路运输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存在的问题后指出,要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变安全与效率相互冲突的观念,坚定安全与效率相互促进的信念,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破除粗放经营观念,树立集约发展理念,深化内涵扩大再生产战略;清除“铁老大”思想,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好地落实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胡亚东强调,要站在让旅客货主得实惠的角度,积极在改进服务质量上出实招、见实效,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着力解决普通客车服务质量较低的问题,着力解决买票难、运货难的问题,着力解决餐饮质次价高的问题,着力解决投诉难、信息获取难的问题,着力解决规章制度不适应问题,着力解决乱收费乱加价问题,努力为旅客货主提供更为便捷、舒适的服务。
陆东福就进一步增强铁路科技创新能力等课题开展了调研。陆东福在交流会上指出,通过调研深刻感受到,坚持走科技创新道路,推进和谐铁路建设的思想认识已经深入人心;科技创新的机制和措施正在深化落实;科技创新的人才培养与科技投入大幅增强;科技创新研究实验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形势喜人,令人振奋。他指出,当前,国家调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铁路发展又迎来新的机遇。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要从五个方面做好科技创新工作:坚持理论武装与工作实践相结合,进一步确立科技创新是和谐铁路建设发展动力的主导意识;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科研相结合,进一步发挥铁路企业技术创新的骨干和主体作用;把握瞄准世界一流技术水平与中国路情相结合,进一步推进科研平台建设;依托重大项目与把握政策导向相结合,进一步搞好创新人才与团队建设;坚持依法经营规范管理与市场化成果转化相结合,进一步推进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
卢春房就提高铁路建设管理水平,确保高质量完成大规模铁路建设任务等课题开展了调研。他在交流会上指出,调研中很多同志谈到,五年多来,铁路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高原冻土铁路建设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客运高速铁路建设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业,货运重载铁路建设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既有铁路提速改造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业。卢春房分析了当前推进大规模铁路建设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思想观念的转变仍不到位,规章制度体系和建设标准体系建设尚需完善,体制机制仍需进一步理顺,建设队伍人才数量和素质不适应发展需要,统筹协调能力不强,项目管理水平不高,技术创新任重道远。他提出今后一个时期铁路建设工作应重点加强四个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更新建设理念,强化科学发展意识;二是积极推进标准化管理,全面落实“六位一体”要求;三是狠抓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建设水平;四是以能力和素质建设为重点,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王志国就进一步优化加快铁路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和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问题开展了调研。王志国在交流会上指出,当前铁路发展形势非常好,要把这种好形势发展下去,需要我们对铁路持续发展的政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有三大政策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国家财政性资金投入铁路建设问题,对公益性运输给予财政补贴的问题,运价政策调整问题。他在谈到投融资体制改革问题时指出,要继续扩大合资建路规模,大力推进股改上市,扩大铁路债券发行规模和债券品种。他在谈到经营管理问题时指出,之所以部分单位长期存在经营管理薄弱的问题,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考核力度不大。当前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坚定不移地推行预算管理;把经营业绩考核制度作为强化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载体,通过考核形成一种有效的倒逼机制,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要全面贯彻落实《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问责暂行办法》。
安立敏就进一步健全完善铁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等课题开展了调研。交流会上,她在分析了当前铁路党员干部在党风党纪方面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后指出,党风党纪问题事关铁路又好又快发展,事关铁路的形象,事关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前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严肃惩治腐败分子。各级领导都要旗帜鲜明地支持纪检监察组织查办案件,加强对查办案件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组织处理和经济处罚的力度,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做到查处一起重大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二是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治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三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局面。要以落实责任制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落实,严肃责任追究。四是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
国一民就改善职工特别是异地工作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等课题开展了调研。他在交流会上指出,异地工作职工的困难问题,关系铁路运输生产安全,关系铁路改革成果的巩固、关系职工队伍和企业的稳定,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观活动应重点关注并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全面深入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应重点抓好的问题之一。在简要介绍了铁路异地工作职工的基本情况后,国一民提出解决异地职工实际困难的建议。他指出,第一,解决异地工作职工困难要与全路完善和优化站段管理结构同步考虑,进一步加大职工生产生活设施的改造、建设。第二,在异地工作职工相对集中的站段建立和完善应急服务网络。第三,解决异地工作职工困难要坚持“三个结合”,与“三线”建设有机结合,与落实“三不让”承诺相结合,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第四,解决异地工作职工困难要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努力帮助异地工作职工解决落户、买房、子女上学、就医等问题。
刘志军最后指出,党组同志介绍了各自的调研情况,交流了调研成果。这些调研成果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铁路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实事求是地反映了实际工作中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提出了推进铁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意见、建议。这是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深化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要认真总结、梳理这次调研活动的成果,发挥这次调研活动和调研成果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
铁道部总调度长徐啸明,总经济师余邦利;部政治部副主任佟立军、高晓兵、蔡克芳、齐文超;部纪委副书记曾祥瑞;铁道部各司局、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交流会。(林晓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