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中国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修济刚同志在发展与财务司副司长方韶东同志的陪同下,到地球物理研究所开展调研。所党委书记、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乔森同志主持座谈会,副所长欧阳飚、杨建思,纪委书记曹学锋同志参加了会议。
乔森同志向修济刚副局长一行汇报了研究所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个环节工作进展情况,重点介绍了研究所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紧密围绕实践载体、结合汶川地震总结与反思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乔森同志谈到,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实践反映了目前我们的地震科技工作在为防震减灾事业服务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升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认真查找并着力解决影响研究所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制定相应措施落实整改,努力做到边学习,边实践,边整改,不断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最后,乔森同志还汇报了研究所学习实践活动下一步工作计划和仍需注意加强的几个方面。
纪委书记曹学锋结合地球物理研究所近两年正在开展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谈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她认为党中央提出在全国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非常必要。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安排是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结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
副所长欧阳飚从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谈到了研究所财务管理要抓好转型和升级工作,强调科研人员应把精力集中在搞好业务工作方面,要倡导和鼓励职工踏实勤奋工作,要真正发挥好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的作用。他还就地震科学台阵建设、台阵仪器设备的维护、管理与使用、加强仪器维修人员的培训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副所长杨建思从应急野外观测工作角度做了汇报和交流。她提出研究所地震应急工作应进一步理清思路,加强对现场工作装备和设备的建设,重点抓好“震后三小时”的应急处置工作,并且有相应的机制体制做保障。她还从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为做好区域走时表项目的研究工作意义重大。
座谈中,科技发展部主任张东宁深有感触地说:“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讲,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与研究所工作最紧密结合的一次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他结合汶川地震总结与反思,深感研究所虽然在地震应急流动观测、大震震源破裂过程、地震精定位、余震趋势判定、地震灾害破坏影响区图编制等工作中,为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在时效性、针对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从观念上、机制上还需要进一步转变和调整。与会的其他同志也分别介绍了研究所在管理与服务、人才培养、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情况及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座谈中,方韶东同志指出,地球物理研究所在今后的发展中,一定要立足行业、立足部门,要放眼国际,在统筹资源、调整科研结构、整合力量等方面不断加强力度。
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建议后,修济刚同志充分肯定了地球所自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所做的各项工作。他针对地球所学习实践活动提出三点意见:第一,要认清形势变化,转变观念。立足于四个面向,充分利用目前良好条件和机遇,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地震科研工作对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建设的支撑和服务作用,继续强化地震学研究;第二,要深入思考研究所的发展,切实把握好“方向、任务、成果、人才”这几个方面。要在解放思想,充分调研、讨论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研究所科技发展报告;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有更长远更细致的规划;在科研团队建设、学科发展布局等方面要深入谋划,扎扎实实做好地球物理背景场的探测工作。第三,要注意综合发展、协调发展,进一步抓好学习,围绕相关主题把讨论搞深入、搞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