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1日获悉,鉴于当前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10项措施,政策力度、覆盖面、资金量前所未有,四川省将进一步加大项目推进力度,争取年内再开工灾后恢复重建项目2000个,确保全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600亿元以上。
1-10月,四川省已有307个重大项目续建和新开工,累计完成投资123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7.5%。有关方面透露,为对接国家宏观政策变化,重大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提速——
开工一批。特别争取成兰铁路、成绵乐客运专线、成都双流机场二跑道、乐山机场、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广元至甘肃段高速公路、巴郎山隧道、雀儿山隧道和官地、大岗山、长河坝、泸定4个水电站等重大项目尽快获得国家批准,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
准备一批。一是围绕灾后重建准备项目,已列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39个地区,将抓紧编制完成实施规划,做好项目准备,尽快上报;省上确定的12个重灾地区,按省政府批复意见,成熟一个开工一个。二是围绕国家投向准备项目,比如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等等。三是围绕年度投资计划准备项目。
培育储备一批。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立足优势资源,突出发展重点,建立重大项目储备库。
政府方面承诺,将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比如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凡属省内审批权限范围的项目,按相关规定下放审批权限;需要省上审批的,开辟 “绿色通道”,实行“并联审批”,特事特办,随到随办。对运输重大项目建设和灾后重建的钢材、水泥、玻璃、木材等大宗货物,铁路部门要列入运输计划,实行特殊优惠运价;公路部门要开辟“绿色通道”,按有关规定减免通行费用。
考虑到中央今年第四季度新增1000亿元投资将主要用于加快在建项目进度,相关方面强调重视续建项目:对已开工的4580余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强化要素保障,尽早竣工并投入使用。加快推进成都至都江堰快速铁路、成都集装箱中心站和货运外绕线建设、“三江”流域水电基地建设、筠连古叙等大型煤炭基地和大中型煤矿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增强优势特色产业竞争力,发展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今年计划新建廉租住房1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60万平方米;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尽快建成省博物馆和绵阳科技博物馆。(记者 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