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山西省封山禁牧加快生态保护恢复 增加农民收入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1月23日   来源:山西日报

    初冬的阳光明亮温和,在蒲县农民李保平的羊圈里,记者看到,他养的20只小尾寒羊正挤挤挨挨地吃着饲料。李保平笑着告诉记者:“过去养殖山羊20多只,年收入只有4000多元,县里开始禁牧后购买了20只小尾寒羊,年收入超过2万元。”可以说,封山禁牧的实施不仅加快了生态保护恢复,也推动了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找到了一条为农民增收的渠道。

    从2000年起,为了加快推进封山禁牧的步伐,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2004年,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为了保证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工程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在工程区实行封山禁牧。发展舍饲圈养等先进的畜牧业养殖方式,把发展林业、改善生态与发展畜牧、农民致富有机结合起来。”去年,省政府正式出台封山禁牧办法,从今年6月1日开始,阳泉、运城、临汾、长治、晋城实行封山禁牧。

    其实,近年来,山西省许多地方因地制宜,相继出台有关政策或决定,阳泉市在2003年就实施封山禁牧,去年提出“身边增绿栽大树,山上治本靠禁牧”,在国家重点工程、省级六大造林绿化工程以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全面实行封山禁牧,全市散养的山羊由封禁前的30多万只下降到目前的1.02万只,舍饲养羊0.7万只。忻州市自2002年5月出台《关于实行封山禁牧发展舍施养畜的决定》以来,新建圈养面积120万平方米的圈舍,圈栏养羊80万只。五寨县采取“大户牵头、小区示范、规模养殖、群体发展”措施,出台了不收圈舍占地费,无偿投资畜草种植,财政补助建设基础设施等优惠政策,累计发放贷款400多万元。大同市2003年7月发布《大同市封山禁牧管理暂行办法》,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贷款贴息,建立养羊、养牛发展风险基金,逐步转变落后的畜牧业生产方式。

    封山禁牧加快了生态保护恢复。各地在国家和省级工程以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重点部位实行拉网保护,实施禁牧封育。全省以通道绿化为重点,高速公路绿化工程基本实现拉网保护,累计长度达到1500多公里。阳泉市保护恢复天然植被200万亩,朔州市对1000多公里的通道绿化工程全部实行拉网封育,重点工程封禁面积170多万亩。另外,晋城、太原等市也围栏拉网。通过实施封山禁牧,平顺县水土流失面积由75%下降到30%,柳林县绿化覆盖率达到21%,大同县巨乐乡植被覆盖率由30%提高到80%。

    据悉,从今年12月1日起,太原、晋中、吕梁实行封山禁牧;从明年6月1日起,大同、忻州、朔州实行封山禁牧。(记者 康梅芗)

 
 
 相关链接
·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北京授牌 刘延东出席
· 陈雷考察调研敦煌生态保护要求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 分析:能源开发区如何实现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 科技部检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生态保护类项目进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